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数小舟

⑶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⑷山门于河

2.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是(     )

A.求之下流,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B.尔辈不能究物理

C.再啮,石又再转。

D.然则天下之事,但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掉”“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⑴经过,经历 ⑵划船 ⑶逆流 ⑷倒塌 2.D 3.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4.D 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去臆断事物。实际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句意为: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阅”意为“经过”。(2)句意为:划着几只小船。“棹”意为“划船”。(3)句意为: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溯流”意为“逆流”。(3)句意为: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圮”意为“倒塌”。 2.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根据句意解释词语,然后结合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去比较判断。 A.“固”古今意义分别为“本来”“牢固,坚固”; B.“物理”古今意义分别为“事物的道理、规律”“物理学”; C.“是”古今意义分别为“这样”“判断动词”; D.“知”古今意义都为“知道”; 故选D。 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1)是:这。木柿:木片。岂:怎么。携:带。(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臆断:主观臆断。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D选项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中关于讲学家重在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他的看法,而没有写到他的具体行为。应该是讲学家不切实际,认识片面;寺僧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故选D。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其实文章的主旨文中已经有所揭示,只要找出主旨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文中的主旨句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用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要结合实际经验去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的字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望”的角度不断发生变化。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望岳的。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校七年级(1)班举行以“孝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后面问题。

(1)下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充横线上的内容。

___________,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小孝爱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如何孝敬父母”这一问题,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现在轮到你发言了,你想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骆驼祥子》片段,回答问题。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象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1﹚语段中的老者是谁?他当时处于怎样的困境?

﹙2﹚联系前文,说说语段中祥子“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的原因。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图形中给出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形一:                                   图形二:

图形三:

⑴图形一中有标点符号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形二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形三中,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划线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闻一多先生______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⑵世界上的事总是物极必反,可以说是______古不变的定律。

⑶看着他那副滑稽的表情,大家都忍俊不______的笑起来。

⑷如果能够大方,何必显得___________wěi suǒ),如果能够潇洒,何必选择寂寞,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⑸小明体质___________léi ruò),一定要加强锻炼。

⑹自从拥有了友谊,我找到了“心有___________líng xī)一点通”的感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