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指降职;“闻道龙标过五溪”,“过五溪”说明友人被贬旅途之艰辛;“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C.“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语言工整对仗,诗人希望明月能将自己的忧愁带给朋友。押韵,这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1.C 2.①点明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②“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③借凄凉落花烘托诗人的落寞心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明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故选C。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赏析诗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关键词;二、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五、揭示其蕴含的哲理。本诗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暗示自己被贬荒凉之地的飘零流落之感,烘托自己离别之恨,融情入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你参加“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许多新朋友,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请赶快参加七(1)班组织的“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有关“交友”的典故有很多。如“割席断交”,请你也写出一个典故:____________

(2)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学校团委“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表格所反映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凭感觉交网友

看重才华

看重外表

看重人品

19%

17%

19%

45%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曹操字孟德,李白字太白,马致远字东篱。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C.“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谦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敬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驱车穿行旅游大道、平安大道、白云大道,感受巍巍太行、花海绿廊尽收眼底的舒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B.我家的户口本找不到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到。

C.对是对,错是错,不能将对错混为一谈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查看答案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_______________yīn bì)?

(2)我的手指_______cuō niǎn)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__________

(4)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