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河子秋色 梁衡 ①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河子秋色

梁衡

①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秋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街上菊花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簇拥着,仰起小脸笑着。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②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有一首歌里唱道:“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③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仅城东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而在这堵岸立的绿墙下又是白蜡。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最妙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这个大棋盘上竟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④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落日铺金,一片恬静。这里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他们将在这里享用这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说石河子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苦寒之地,点明了作者对石河子的整体感受“赛过春日”。

B.第②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美人蕉茎粗、叶肥、花红、健壮的形态,惹人喜爱。

C.第③段作者仅描写城东西两侧各有一百五十米宽的护城林带,突出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文笔流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情景交融地把花园城市石河子独具特色的秋色之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2.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石河子秋季气候的整体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石河子秋色和城市建设者的赞美。

3.感情充沛的写景散文,往往能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审美效果,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

4.请从结构和主旨角度分析划线句“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的作用。

 

1.C 2. 石河子花圃中心的美人蕉, 石河子的城市布局整齐精致。 3.①比喻,把“美人蕉花的红”比作“一团迎风的火”,把“鸭蛋形的花瓣”比作“一张少女羞红的脸”;②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美人蕉开花时的美艳和花形的精美;③抒发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内容上:既有对石河子早期勤劳的建设者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一代的肯定。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第③段写了城东西两侧各有一百五十米宽的护城林带,还写了城区的行道树,主要写了白杨和白蜡树。所以C项表述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散文的行文思路,读懂散文是关键。本文的题目是“石河子秋色”,那么首先就要梳理文本,看作者是怎样写石河子秋色的。先阅读文章,总结每一段的意思。第①段,开头说在石河子过国庆节,然后写到石河子街上看菊花;第②段写花圃中心的美人蕉;第③段写行道树,主要写了白杨和白蜡树;第④段,先说石河子这个花园城像是一幅彩画,然后写了石河子的建城历史,最后议论抒情。由此即可分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3.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本题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从“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 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可以看出是比喻的修辞,把“美人蕉花的红”比作“一团迎风的火”,把“鸭蛋形的花瓣”比作“一张少女羞红的脸”,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美人蕉开花时的美艳和花形的精美,抒发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结构上的要看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里哪是对上文的概括,哪是引出下文,结合原文内容可知,“彩画”是对前文城市美景和自然美景描写的概括,“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又引出下文叙述王震建城史事和赞美祖先创业精神。主旨角度分析要抓住“按照人们的意志而描绘成的一幅画”的作用,这句话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思考:彩画哪里来的?是怎样的意志把苦寒边塞变成今天如此壮美的城市的呢?正是因为有这许许多多像王震一样的敢于吃苦、勤于耕耘、乐于奉献的人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一代代人享受美好生活的资本。情感由赞美“自然美景”过渡到赞美“美景缔造者”,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祖国的建设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尊君在 

②去后

日中 

④太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来回击。(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指降职;“闻道龙标过五溪”,“过五溪”说明友人被贬旅途之艰辛;“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指王昌龄。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C.“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融情入景,情景交融,语言工整对仗,诗人希望明月能将自己的忧愁带给朋友。押韵,这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2.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查看答案

请你参加“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许多新朋友,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请赶快参加七(1)班组织的“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有关“交友”的典故有很多。如“割席断交”,请你也写出一个典故:____________

(2)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学校团委“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表格所反映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凭感觉交网友

看重才华

看重外表

看重人品

19%

17%

19%

45%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曹操字孟德,李白字太白,马致远字东篱。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C.“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谦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敬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驱车穿行旅游大道、平安大道、白云大道,感受巍巍太行、花海绿廊尽收眼底的舒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B.我家的户口本找不到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到。

C.对是对,错是错,不能将对错混为一谈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