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谁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口:“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日:“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彩,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①夥颐:夥,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沈沈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耕之垄上  辍:____

(2)说陈王曰  或:____

(3)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陈  之:____ 之: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对比[甲][乙]两段文字,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 (1)停止 (2)有人 (3)代指陈胜称王这件事 去、往 2.(1)发布号令召集当地的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 (2)那些陈王以前的朋友都自己离开了,因此陈王没有了亲近的人。 3.原因:陈胜成功是因为他能够利用大家对秦王朝暴政的反对心理起事,顺应了民心;后来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杀故人让他失去了人心。 启示:讲究诚信是一个人成就一番光辉事业的关键因素。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辍:停止。“之”属于一词多义,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之”是动词。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三老:封建社会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故人:老朋友。亲:亲近。 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感悟。根据甲文分析成功的原因。由文中“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可知其成功的原因。根据乙文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可知其失败的原因。从甲文的“苟富贵,无相忘”到乙文的“陈王斩之”,可见陈胜违背了当初的愿望,根据这一点谈启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原文语句填空。

(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2)表明陈胜同情和自己相同命运的人的句子是:______

(3)文中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句子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当 立 者 乃 公 子 扶 苏

(2)置 人 所 罾 鱼 腹 中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当行/之所旁丛祠中 B.乃丹帛白/得鱼腹中

C.上使外兵/王侯相宁有种乎 D.多应者/功为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译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个给别人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译文:(他们)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C.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译文:攻打陈县时,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领兵跟义军在城门洞里交战。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民众起义,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辍耕垄上(去,往) B.以为死(或者)

C.广数言欲亡(缘故) D.激怒其众(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