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博文中学九年级(3)班辩论赛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蓄势...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博文中学九年级(3)班辩论赛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蓄势待发”。

主持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本次辩论赛的辩题是:              

下面先请正方发言。

正  方:我方认为,青少年适合阅读名著《水浒传》。

反  方:我方持不同的观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籍也是如此。首先,《水浒传》里将地痞流氓、罪犯恶霸刻画成英雄好汉;将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描绘成好汉的仗义;将抢劫杀人说成替天行道。而青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难免会猴儿学样,形成不良的习惯。同时,《水浒传》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反映的时代苦难,带有一定的灰暗色调,可能会使青少年感到前途渺茫,产生悲观情绪,甚至形成不正确的“三观”。也就是说,《水浒传》与青少年的年龄、接受能力不相适应。

1.请你阅读材料,将主持人开场语中的辩题补充完整。

2.请你作为正方辩手,将上面空白处的辩词补充完整。

写作提示:①论证充分;②思路清晰;③不少于100字。

 

1.示例:青少年是否适合阅读名著《水浒传》 2.示例:首先《水浒传》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其次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它采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最后作者将小说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金圣叹就曾评价道:“《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这样优秀的作品岂容错过? 【解析】 1.结合“正方:我方认为,青少年适合阅读名著《水浒传》”“反方:……也就是说,《水浒传》与青少年的年龄、接受能力不相适应”双方的辩论,可知辩题是“青少年是否适合阅读名著《水浒传》”。 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辩词的能力。回答问题时,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再阐述自己的观点。观点要积极向上,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一般可就该事件或现象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予以肯定,对其表现出的不好的一面予以否定并提出意见。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要求为正方写辩词,正方观点是“青少年适合阅读名著《水浒传》”,辩论时从《水浒传》的艺术特色方面开始论述,中间可引用名人读《水浒》的事例或者名人对青少年《水浒》的评价作为论据,最后谈读《水浒》的意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成长是指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又更成熟的一个过程。请积极参与“我成长我快乐”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解“成长”)

图一

图二

1.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成”“长”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请完成以下问题。

(1)古人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汉字构成方式称为“六书”。由图一中的“解说”可以看出“成”是一个___________(汉字构成方式)字。

(2)图二“解说”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诵“成长”)

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摆脱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成长是锁在抽屉里那本带锁的日记,记录喜怒哀乐苦辣酸甜,记录了青春的烦恼成长是无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攀登,回望来时路,会心一笑,转过头,面向前方,继续努力攀登。成长是一次次的蜕变。蜕变有痛苦,有血汗,有风险,有失败;但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最终变得成熟与美丽

2.第二小组朗读上面段落,赢得了阵阵掌声。请品读上面内容,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文中画波浪线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青春的烦恼”“成熟与美丽”都是并列短语。

B.文中加点的“挣扎”“抖动”“记录”都是动词。

C.“破茧为蝶”的“蝶”用部首检字法,先查“虫”部,再查九画。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品“名著”)

3.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请参考示例(不要求仿照),从阅读过的名著中举一个有关“成长”的人物及事例。

示例:保尔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用生命写成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查看答案

读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苏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浣溪沙》纳兰性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在病逝前依然为国事操劳:召姜维传授兵法,唤马岱、杨仪安排计策,同尚书李福交代上奏后主造表等事务……此刻读者不由得会想到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成语和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瑰宝,而很多成语来源于古诗。请赏读下面书法作品中的诗句,结合语境思考其演变出了哪个成语,并用楷体将成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如果没有李白

我们应该会少背很多唐诗,少用很多成语

说童年,没有

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

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

 

查看答案

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________

(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___”改为“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改为“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服衣冠                晖夕阴

B.时时而            又何

C.我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D.吾妻美我者            执策而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