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升入七年级,新校园,新教室,新教师,新同学,这些都带给你更多的见闻和想法吧,请以...

升入七年级,新校园,新教室,新教师,新同学,这些都带给你更多的见闻和想法吧,请以《有这么一个(位)》为题,围绕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景、事、人来写下你最真实的感受。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内容来完成写作。②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范文 有这么一个 有着这么一个人,我对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她就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蔡老师。人们常说,老师是园丁,是明灯,但我觉得我的蔡老师就是一本书,一本精彩纷呈、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的书。 蔡老师是一本《幽默笑话大全》。 这天,蔡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角的分类,同学们睁大眼睛,全神贯注跟随着她的节奏。她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蔡老师虽然戴了一副眼镜,眼睛却非常敏锐,不管谁做小动作或者走个神儿,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你们知道钝角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吗?”蔡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着说,“大家请看下卢旻宇同学,他目前身体的角度就是一个钝角!”同学们齐刷刷地转向卢旻宇。“卢旻宇,同学们都是90度,只有你是钝角哦!”蔡老师笑眯眯地继续深情并茂给我们讲课,只见卢旻宇涨红了脸,立刻把姿势调整了直角!蔡老师在课堂上还会给我们讲一些与知识有关的小笑话,瞧我们在课堂上那伸着脖子瞪着眼的样子,你一定觉得很滑稽吧!哈哈,那是因为我们都怕错过了哪个精彩的细节! 蔡老师还是一本《有趣的数学旅行》。她常常把复杂高深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用她独特的方法带领着我们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一个蛋糕切十刀最多能切几块?今年是猴年,什么时候是马年猴月……一个个问题“逼”得同学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就是有这么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充满了魔力,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她可以变成许多本书,我们吮吸着她这本书里的营养,开心快乐的成长着。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有这么一个(位)》,提示中“新校园,新教室,新教师,新同学”给了我们写作的内容。我们可以写升入七年级班级生活,校园生活,围绕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景、事、人来写下你最真实的感受。这个题目,要写成记叙文,以叙事为主,抒情议论的文字要少而精。如发生在班级的故事,应以学生为主,如果情节需要,也可适当地写到老师。班级、校园生活,题材以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等为主,反映健康向上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书衣

①春节期间,陪母亲回老家,无意间从柜里翻出许多书籍,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仿佛经由岁月披上了一层时光之衣。轻轻一吹,尘埃飘散,陈旧的封面掀开褐色面纱,令我想起从前——

②小时,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母亲总要亲手包上书衣。每年的寒暑假过后,她都会抽出一晚上的时间,放下手边正剥籽的玉米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准备好一把剪刀,几张报纸或牛皮纸,坐在烛光里,为一本本书披上一袭妥帖的新衣。母亲说话极形象,包饺子要擀面皮来裹馅儿,书里面都是知识,当然需要包上纸质外皮裹裹紧。母亲虽是个从未进过学堂的农妇,却也懂得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漏掉哪样生活都会黯然失色。

③包书衣是项技术活儿,类同于裁剪,看上去轻巧简单,要求却复杂严格。成品要经得起检验,包好的书皮如果像剥开的橘子皮似的绽开,就丝毫起不到保护书本的作用,这样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散架,悄然脱落。如若眼力界儿达不到,尺寸大了或小了,也会给书本穿上一件尴尬蹩脚的外衣。这样的书皮孩子带着去上学,是会羞愧到哭的。包书衣的纸张要厚薄适度,先包住书量出适当的长和宽,用铅笔在四周做上标记,再完全紧紧地将书裹紧,让两边均等,接着裁去书脊两端多出的纸张部分。母亲粗糙的手和灵巧的心配合得非常完美,裁好的纸刚好完全包住书脊,再稍加处理,一个严丝合缝的完美书皮就诞生了。那时候我还小,心里并不乐意用一张纸把绘制了各种鲜艳生动图案的封面包上,但现在经常怀念起那时的书衣来。

④包好书衣的书籍,母亲都会放在我的褥子下面,晚上睡觉压上一夜,书衣就更加平整漂亮了,我的心就小鹿似的神气起来。现在想来,那种骄傲的心情,就像中了榜首状元,到学校自然收获了满满一班人的羡慕。后来,母亲用挂历和明星海报为我包书衣,引领过我们那代学生的风潮,同学们比的不再是单一的书衣手工品质,最重要的是书衣画面的内容和唯美程度。

⑤有一年,表姐从大理旅行回来,带了几米印染的蓝底白花粗布,母亲就不声不响地裁剪好,用针密密缝了个别致的书衣送给我。当时我早已到了审美挑剔的年龄,竟是格外惊喜,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后来偶然知晓,日本人历来有包书衣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人们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书衣特色,分辨那些书出自哪些书店。而母亲为我做的书衣,无论历经怎样的岁月淘洗,隔着久远的时光,仍一眼就能看到爱的印记。

⑥也许包书衣的初衷无非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污损,但就书衣本身而言,它是在无言地向人诉说。据说,现在设计出来的书衣甚至增添有侧袋,方便放笔等,但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当年为我包过的精致的书衣。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在经历过岁月淘洗的时光里,母亲都给我包过怎样的书衣,请按照文章叙事的顺序记录下来。

2.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

那样绵软有型的书衣,简直是为我的日记本量身定做,如黛玉葬花的锦囊,收藏着青春明媚忧伤的心事。

3.原文中有一段文字:文学大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晚年癖好包书衣,贫困时甚至找包水果的纸来用,所有藏书包好后,都一一用毛笔写上书名,或将当时的感怀写成简短书评,并著下《书衣文录》,形成了独特的“书衣文体”。到如今,各种各样图案的书衣应有尽有,人们自然体会不到孙老对书衣的爱惜之情。

你认为应该放到原文哪个位置比较好,为什么?

4.文章以“时光书衣”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5.认真思考第⑥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想一想,如果书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以上文段出自(作者)的《秋天的怀念》。

2.文段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描述中,请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赏析一下。

句子:

赏析:

 

查看答案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1.(1)以上文段主要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出现后发生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叙述与名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孝图》主要分析了“子路负米”“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出这些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B.《范爱农》追忆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范爱农的同情和怀念。

C.《无常》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他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乙)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①陈蔡:春秋时陈国和蔡国。②藜:野草,这里指野菜。羹:汤。③索:找。④几:差不多。⑤甑(zèng)古代器具,似今日之蒸笼。⑥向:刚才。⑦室:煤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其忧  堪:(2)昼   寝:

(3)孔子为不见之   佯:(4)食不详  弃:

2.下列句子中与“得而焚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俄而雪骤 D.学而不思则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

4.(甲)(乙)两段文字中,孔子对颜回分别有什么看法?

5.(乙)文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西风”与“瘦马”相互映衬,使得这幅秋景图更加生动。

D.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所以没有出现的人是背景,苍凉的景色才是主体。

2.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