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析】
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改变初衷。⑥矍(
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月色入____

(2)竹柏影也____

(3)晚乃于光、黄间____

(4)余居于黄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相同之处?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1. 门 大概 隐居 被贬谪 2.(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 (他)想凭(读书求取功名)学问在当代施展抱负,但是始终不得志(不被赏识)。 3.①都充满才干却都怀才不遇,不被赏识。②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1)户:古今异义词,门。(2)盖:古今异义词,大概。(3)遁:古今异义词,隐居。(4)谪:一词多义,指被贬谪。 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寝:睡,卧;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 (2)欲:想;以:凭借;驰骋当世:在当代施展才学抱负。 3.本题考查对文本內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文本,理解文意,可以看出两人有所不同,由《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可以看出苏轼是被贬官;由“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可知方山子是“不遇”。苏轼“寻张怀民”赏月,有喜悦,亦有被贬忧伤的排遣;“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一句,可知方山子是以隐居自我排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的“征蓬”意为_______,古诗中常用来比喻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2.诗的第三联被誉为“独绝千古”。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的什么特色?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所展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汉语成“英国高考”第三大热门外语

2019年8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在素有“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考试中,今年选考汉语的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徳语,汉语成为英国第三大热门外语。报道称,今年有334名学生报考了汉语A-level考试,相比去年増长了8.6%。英国从政府到民间全方位推动汉语教学,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到2020年全英学汉语人数计划达到40万。

材料二:

爱尔兰2022年起将汉语纳入“高考”

2017年12月,爱尔兰教育与技能部部长理査德·布鲁顿公布了未来十年外语教学战路,其中的一大重要举措就是将汉语纳入爱尔兰高中教育。

理査德·布鲁顿称,从2014年开始,爱尔兰就开始实行一些短期的中文培训项目,目的是让爱尔兰人更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从2020年起,中文将出现在爱尔兰大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中。从2022年起,汉语将成为爱尔兰“高考”的科目之一。

材料三:

法国成为学汉语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据统计,2018年法国已有150余所大学、7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法国教育部为此还设立专职汉语总督学。2018年在法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10万,这使得法国成为了学习汉语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1)以上三则新闻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如歌词中唱的“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里开展“与汉字一路同行”主题班会,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薇”即采食野菜,《诗经》中有《采薇》一诗,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史记》中有伯夷、叔齐采薇的故事,因此后人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B.“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语,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父、弟并称“三苏”。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一般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颈联,第五六句为颔联,第七八句为尾联。

 

查看答案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这个大家庭里,长幼、伯叔、(zhóu li_______相处都很和睦。

(2)这张脸平淡无奇,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jìn gù_______思想的囚牢。

(3)即使把炉子烧到炽热_______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4)藤野先生对于裹脚女人的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_______很好奇。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王绩《野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了一幅秋日山林晚景图。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奇特的想象描绘了江中之月和江上之云。

(3)李清照词“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自《古诗十九首》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怀远之情和思念之苦。

(4)鸢飞戾天者,___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