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材料一)在我看来,他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我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他对我进行了几次不太过分的政治宣传,但是同我在“非匪区”所受到的政治宣传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无论对我写的文章,或拍的照片,他从来不加任何检查,对这优待,我非常感激。他尽力使我弄到能够说明苏区生活的各方面的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在延安》
(材料二)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去前线的路上》
(1)这两则材料都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材料一)中的“他”是_____(填人名)。
(2)(材料二)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它有怎样的内涵?请根据原著内容概括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树树皆秋色,_____。(王绩《野望》)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
④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几外早莺争暖树,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⑧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悠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táo)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
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激人超越,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yì)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曲服!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táo)_____ 汰
②演(yì)_____
③甘之如饴_____(A.tái B.yí)
④胆怯_____(A.què B.qiè)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改为______
(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没有语病?(________)
A.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B.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激人超越,令人振作,催人奋进。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学校要举办“重拾书信魅力”的文化活动,请结合以下材料的内容,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倡议同学们暂时放下即时通信工具,用书信和亲人朋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材料一 前不久,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豆瓣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位居豆瓣综艺榜榜首。
材料二 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材料三 历史上著名的书信不胜枚举,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及《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无一不是情真意切的书信经典。
材料四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亲戚、朋友、同学之间,还是用手写书信的方式交流为好,见信更显亲切,隽永秀逸的字体、信纸上的墨香、文字中流淌的情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享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劈柴
肖复兴
①那一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还不到三十岁,也还没有结婚。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好像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可以让自己散心,也能够让自己成材,便常常毫不犹豫地把母亲一个人孤零零地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没笼头的马驹子似的到处散逛,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那时候,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老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使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河北兴隆的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然后听见火柴噌噌响了好几声,大概是返潮,终于一闪一闪的,点亮了炉膛里的劈柴。正是冬天,我才感到屋里一股冷飕飕的寒气。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年龄比母亲还要大几岁,身板很结实。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找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火苗噌噌往上蹿,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连忙谢他,他说街里街坊的,谢什么呀,快给你妈做饭吧。母亲连连摆手,说嘴里一点儿味儿没有,不想吃,让我先坐壶开水。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才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火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惭愧,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的含义。
2.分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选文中第⑥、第⑨段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