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A)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A)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B)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材料(A),说说天舟与天宫顺利对接后还要完成哪些任务。

(2)有人认为材料(B)中第⑤节画线句多余,应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3)材料(A)告诉我们天舟一号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结合材料(B)说说研制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让天舟一号装载更多的货物?

 

(1)①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②空间应用实验。③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实验。 (2)不赞同。这句话的存在,起到了以下几点作用:①在文章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更紧凑。②在文章内容上,它提示了本段下文要说明的对象是“皮下脂肪”,指的是壁板的厚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易懂。③同时赞扬了科研人员严格、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所以不能删去。 (3)示例:将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尽可能让壁板变薄;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解析】 (1)根据A材料中的“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利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一句,可筛选出答案,即: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利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2)阅读画线句,结构上,可以看出它是用“不仅……也”连接起来的递进复句,由上段对连接框的改造,引出下文对壁板厚度的减重的介绍,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所以是不可以删去的。在文章内容上,“皮下脂肪”指的是壁板的厚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说明内容。主题上,赞扬了科研人员严格、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所以不能删去。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B】第四段中的“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第五段中的“尽可能让壁板变薄”“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可提炼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糅,屠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⑦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月嘉夜         多趣味 (《三峡》)

B.归舍三鼓矣     转转不(《河中石兽》)

C.自笑也         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D.欣从之        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②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3)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④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⑤头梅。

(注)①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殊:实。④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⑤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1)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做简要赏析。

(2)“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描述。

(3)宋之问这首诗的尾联与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

“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樽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当你读到这首诗,是否能想到该诗的创作者不是某位古代诗人,而是一个“会作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4月13日,2019年孔学堂联合大会以《李白很生气:人工智能能写诗?》为辩题,再次触发了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敏感神经。

——选自《中华诗词》2019年第5期

能让人类失去诗性的不是机器人

比起自《诗经》《荷马史诗》以来,已经走过了不下三千年的人类诗歌发展史,人工智能尝试用于写诗仅是近些年才有的事。就目前对机器诗歌写作的技术进展和已有成果观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诗歌写作,作为诗歌大家族的新品种、新文类,正丰富着人类的诗意世界,并且注定要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机器诗人不知疲倦的制作能力,会不会造成需求过剩?由于其算法和数据学习的限制,会不会造成类型化的机器写作泛滥?最后,当人工智能的机器写作平台越来越精准、强大和廉价好用,人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偷懒,总是依靠机器来帮自己写诗,包括给女朋友写情诗也请机器帮忙,那很可能导致人类诗性的退化。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8日

1.读报刊要学会做梳理和摘录。阅读第二篇,摘录关键词语,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2.读报刊要善于比较和发现。说说两家媒体报道同一事件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材料一)在我看来,他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我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他对我进行了几次不太过分的政治宣传,但是同我在“非匪区”所受到的政治宣传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无论对我写的文章,或拍的照片,他从来不加任何检查,对这优待,我非常感激。他尽力使我弄到能够说明苏区生活的各方面的材料。

——《红星照耀中国在延安》

(材料二)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去前线的路上》

(1)这两则材料都选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材料一)中的“他”是_____(填人名)。

(2)(材料二)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它有怎样的内涵?请根据原著内容概括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树树皆秋色,_____。(王绩《野望》)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

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几外早莺争暖树,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⑦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⑧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