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 桅杆 眼花瞭乱 殚精竭虑 B.紧绷 咆哮 抑扬顿挫 正襟危坐
C.浩瀚 胆怯 诚惶诚恐 震聋发聩 D.禁锢 躁热 和颜悦色 筋疲力尽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要塞(sè) 摧枯拉朽(cuī) 锐不可当(dāng)
B.遗嘱(zhǔ) 悄然(qiǎo) 督战(dū) 屏息敛声(Pǐng)
C.诘责(jié) 教诲(huì) 娴熟(xián) 藏污纳垢(gòu)
D.粗糙(zāo) 猝然(cù) 绯红(fēi) 杳无消息(yǎo)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作文
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的教诲,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选取真实生活片段,写出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从父亲当年留下来的一张黑白照能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往年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这还是当年的那个父亲吗?这还是记忆里的那个父亲吗?我的心一痛,针扎一样,眼泪又忍不住流下来。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常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选自《思维于智慧》2017年第15期,有删改)
(1)根据“背影”这条线索,梳理全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以“背影”为线索,特写了父亲背影的四个画面 | ① |
② | |
父亲挑着人粪去浇地,哈腰抓着扁担的背影 | |
③ |
(2)文章第④段写“我”看到油画《采石工》,才恍然明白“我”对父亲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对父亲的印象与现实有着怎样的偏差。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的划线句子。
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
(4)本文以“我”的情感为暗线,当“我”看到眼前父亲的“背影”时,三次流出了眼泪。请结合文中的加点句子,分析“我”三次落泪的原因及流露出的感情。
(5)第⑤段作者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A)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此次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B)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材料(A),说说天舟与天宫顺利对接后还要完成哪些任务。
(2)有人认为材料(B)中第⑤节画线句多余,应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3)材料(A)告诉我们天舟一号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结合材料(B)说说研制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让天舟一号装载更多的货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糅,屠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⑦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良月嘉夜 良多趣味 (《三峡》)
B.归舍已三鼓矣 转转不已(《河中石兽》)
C.盖自笑也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D.欣然从之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②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3)苏轼“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