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谕儿书

吴汝纶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根据文意,选出(乙)文标题中“谕”最恰当的义项。(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3.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赏析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静也,才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

4.下面是从两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忍让为居家美德  ⑤ 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⑥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____________”;当我们面对困境时,可以用古人的话“_________”来勉励自己。

 

1.B 2.(1)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3.(2)“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4. ③ ② ⑥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结合自己对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谕儿书”告诉自己的子女处世之道,故“谕”的意思是告诉。故选B。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以:来。致:实现。达到。 (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凡:凡是。皆:都。掌:同“长”,增长。 3.本题是对文中语气和人物情感的考查。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揣摩人物语气把握人物情感,然后结合题干中所给示例进行解答。“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委婉的表达了忍让的重要性,表现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4.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根据“放纵懈怠、内心浮躁”,可知,本句应该填写关于修身养性的句子,而“淫慢”“险躁”对应题干中的“懈怠”和“浮躁”故选③;根据“追名求利”可知,此处应该劝人淡泊名利的句子,故选②;而“面对困境”,本句应该填写面对困境时态度的句子,应该选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月下看猫头鹰

[美]珍·尤伦

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

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但是隔着帽子,我还是听得到声音。农场里的一只狗,跟着汽笛叫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狗也叫了。火车和狗,齐声歌唱,唱了好一阵子。闹声消失以后,四周静极了,就像在梦里。爸爸,还有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

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爸爸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

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我立刻收住脚步,在原地等着。爸爸向上看,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查看空中的一张地图。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他开始呼叫起来:

“呼,胡胡胡胡——呼!”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

“呼,胡胡胡胡——呼!”

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一下。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我的几个哥哥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

我们再往前走。我感觉得出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

我们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地护着我的嘴。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

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

我喘着粗气。爸爸听见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

“呼,胡胡胡胡——呼!”

“呼,胡胡胡胡——呼!”

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

“呼,胡胡胡胡——呼!”

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呼!”

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

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

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

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

“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

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

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爸爸是这么说的。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

(林良 译)

1.(故事·概括)在去看猫头鹰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我”想起了一些话,“我”克服了困难。仿照示例,用“虽然……但是……因为……”概括情节。(两个即可)

(示例)虽然“我”跟着爸爸跌跌撞撞很辛苦,但是“我”没有喊累,因为“我”想起了爸爸说”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

2.(故事·赏析)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

(2)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

3.(故事·想象)好故事常给人想象空间。爸爸说“该回家了”,他们回家的画面会是文首和文末的哪幅图呢?结合你对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说说理由。

(故事·感悟)

4.成长是一个微妙的过程,有时候“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结合文本,探究“我”怎样在无声中成长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选自《读者》,有删节)

1.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并举例分析。

2.“鱼”在文章结构和表现主题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品析语言。

(1)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句话在用词、修辞上都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成就”的含义是什么?)

4.“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个含有“信”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辞。(50字左右)

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常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

(颁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住心灵的高贵!(2019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词)

(江新波颁奖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字应用。

学校将于11月6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下面是晓慧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

(1)内容上:

(2)格式上: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朝花夕拾》里《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①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②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