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窗暖阳 孙丽丽 ①清寒的早晨,太阳缓缓升起,像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窗暖阳

孙丽丽

①清寒的早晨,太阳缓缓升起,像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瓦上敷着的厚霜,一点一点消融,屋顶变得潮湿了,像下了一场细细的微雨。明媚的阳光,斜斜地射进院子里,院子一下有了生机,暖意在漫延。

②暖暖的冬阳下,女孩静静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专注地织着毛衣,阳光在金属针上闪烁着,脚下的小篾篮里,卧着一个胖胖的毛线球,旁边一只小猫安静地沐浴着阳光,女孩脸上透着出一种幸福和绵远的爱意,秀丽的发闪着金黄的光芒。

③在寒冷漫长的冬日,谁不喜欢一窗暖阳呢?

④阳光就这样落下来了,像雪花,轻盈无语,又似长了绒毛。我仰起脸庞,阳光干净而透明,有点恍眼,穿过树叶与树之间的缝隙,投下淡蓝的影。

⑤冬天,闲下来的母亲,喜欢在阳光下糊布壳子,一种做鞋子的原料。在一洁净光滑的木板,把平时收集的边角布料,或不穿的旧衣,一层糊子,一层布地贴,贴上四五层后,拿到阳光底下曝晒,于是,我们穿在脚上的布鞋,便贮藏了阳光的温暖。冬天阳光下,母亲也晾晒腌制萝卜干,切细拌上佐料,盛放在竹篾里,这样一年里,我们就可以慢慢品尝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⑥母亲做这些时细致安静,冬阳明亮得像有声音,村子里非常静,人们的心思也变得简洁,冬阳在落,时光仿佛被拉长,远处有羊在叫,心里便滋生一种远意,真是天道悠然。

⑦冬阳下,村里人喜欢在老屋前晒太阳。老人们抬起昏花的老眼,也禁不住冬阳暖暖的诱惑,缓慢踱出门来,扎堆似的聚在一起,说着陈年往事,这时屋顶上都是阳光,阳光无遮拦,老人们稀疏的白发,也在吸收阳光。

⑧有阳光的冬天,真好。冬日暖阳像个好脾气的老人,温和地抚摸一草一木,又宛若记忆深处的爆米花,带有粗糙而又拙朴的香味。这时,我喜欢慵懒地坐在窗下阳光里,捧着一本线装书,阳光疏疏穿入窗棂。我想古代的冬阳一定比现在更洁净,像明眸皓齿的女子,多出寻常百姓家,因为不染富贵的不洁。李清照一定喜欢坐在暖阳里填词,这时天空浮着几朵白云,阳光有些淡,枝头剩下几片黄叶在飘落。

⑨深吸一口冬天的阳光,一种特有的甜丝丝的味道。这时阳光犹如清澈的流水,缓缓穿透身体,有种滋润感。我们人类,多像一茬茬的庄稼,脚下吸足了水分,身子储藏了丰厚的阳光,为一代代茁茁壮壮,枝繁叶茂。人世虚实相生,因为冬日的阳光,心中顿生暖意,天地清旷,尘世间的烦恼,也随水成尘了,此刻,心间似乎升起一朵莲花。

⑩谁能想到,寻常一日,因一窗冬阳,让人感受一份禅意和美丽。

1.文章围绕冬日暖阳写了哪些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3.第③段单独成段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⑨段中说“心间似乎升起一朵莲花”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要写了暖阳下的女孩专注地织毛衣;冬日暖阳下母亲的劳作;暖阳下的老人回忆往事,安享晚年;冬日下“我”读书的安适与悠闲。 2.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把暖阳比作老人,表现出暖阳给人以温和亲切的感觉;把暖阳比作爆米花,写出了暖阳给人味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暖阳的赞美。 3.结构上:承上启下,强调突出;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暖阳的赞美。 4.冬日的阳光带给了“我”暖意,解决了“尘世间的烦恼”,因此,心中似乎升起一朵莲花。同时,“莲花”象征着纯洁,意在暗含最后一段的“因一窗冬阳,让人感受一份禅意和美丽”(语言合理即可) 5.因一窗冬阳,让人感受一份禅意和美丽。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筛选提取信息能力。必须熟读全文,把握全篇的故事情节。文章围绕冬日暖阳描写了一些画面,只要抓住每个画面的主要人物,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就好:②段写女孩,暖暖的冬阳下,女孩静静坐在院子里的阳光下,专注地织着毛衣。⑤段写母亲和老人。闲下来的母亲,喜欢在阳光下糊布壳子,而老人们也禁不住冬阳暖暖的诱惑,扎堆似的聚在一起,说着陈年往事。⑧段写“我”,有阳光的冬天,喜欢慵懒地坐在窗下阳光里,捧着一本线装书,安适与悠闲。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句子,首先找出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人物什么情感。具体答题模式: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情感)。(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很显然这句话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暖阳比作老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暖阳给人以温和亲切的感觉,又把暖阳比作爆米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暖阳给人味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暖阳的渴望与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这些特殊位置的句子和段落的作用。答“作用”,必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③段在寒冷漫长的冬日,谁不喜欢一窗暖阳呢?本段在文章中间出现,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了上文冬日暖阳下,脸上透着出一种幸福和绵远的爱意的织毛衣的姑娘,又引起下文暖阳下人们对阳光喜爱的种种画面;内容上“谁不喜欢一窗暖阳呢”写出对暖阳的喜欢,又使用反问句,强调突出了这种喜欢,同时,这句话单独成段,也起到了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4.考查对特殊语句的理解。答此类题:不要断章取义,首先必须先把句子还原到原文,然后再分析上下文内容,最后结合上文和下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心间似乎升起一朵莲花”这句话在第⑨段结尾,上文句:“人世虚实相生,因为冬日的阳光,心中顿生暖意”,可见冬日的阳光带给了“我”一份暖意;“天地清旷,尘世间的烦恼,也随水成尘了”,随着这份暖意“尘世间的烦恼”消失尽净。“此刻,心间似乎升起一朵莲花”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莲花”象征着圣洁纯净馨香美好,让人心生美好和纯净。花开见佛性,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而“禅”泛指佛教事物,又与下文的“因一窗冬阳让人感受一份禅意和美丽”相呼应。 5.本题考查对文旨主题的理解和概括。必须精读全篇,大体把握作者文中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前提。然后找到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那些概括性强的议论抒情性语句,加以提炼概括。本文标题“一窗暖阳”,作者通过多幅画面给我们展示暖阳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温馨:暖阳下织毛衣的女孩;暖阳下劳作的母亲;暖阳下老人回忆往事,安享晚年;冬日下“我”读书的安适与悠闲,都展示了暖阳给我们带来的安宁和谐幸福。如果,作者仅把主题定位在这里未免落俗,其实作者前面一直在蓄势,文章结尾,终于把冬日暖阳的深意(主旨)挖出来:人因为冬日的阳光,心生温暖,从而忘却尘世烦恼,甚至心里生出禅意和美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各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滕子京)守巴陵郡 B.shǔ)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巴陵胜状 D.虎啸猿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兴               (2)国怀乡

(3)或异二者之           (4)斯人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话对我们今人有什么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对本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

B.“去年”“旧”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C.“夕阳西下”是想象之景,词人是借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概。

D.“独徘徊”的“独”字表现了词人孤独怅惘的心境。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4)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8)_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请以第一人称写一则寻物启事。

今天早晨,初三(1)班的王晓明在学校操场丢失了一部黑色的“三星”手机,是电信卡,还有100元左右的话费,后盖贴有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的照片。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呐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被贬任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D.“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副对联生动概括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