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景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景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有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选自“江山文学网”,有修改)

1.第④段画线句“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的“争执”的内容。

2.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3.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人物的形象特征。

4.文章题目“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5.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拇指和食持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煩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1.①井里很脏,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 ②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2.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3.① 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② 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③ 积极乐观的残疾人。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4.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②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③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④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意近即可) 5.B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找到原文中的“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结合下文分析,根据“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分析,可见井里很脏,两人争执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根据“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分析,应该是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内容上,要理解“灿烂的阳光”的比喻义,这里是比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因此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即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结构上,结合上下文回答。“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的画面感动了小翠,引出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的情节,美好的画面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风景”。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写法的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表现了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写出了小翠是一个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 写出了小翠是一个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的人。 4.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要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风景”,既要理解其“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的自然风景的含义,还要理解其与主题相关的其他含义。如“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写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是一道风景,“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写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写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的美好品质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5.B. “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引出下文矮个子和高个子工作的情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山无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醲郁。风自木杪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洑出石罅,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幽草缭其趾。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酒数行,客有指其西大石曰:“此可识。”因命余。余乃援笔,书凡游者名氏及游之岁月而

(节选自麻革《游龙山记》)

[注]①芒角:形容山峰突出。②醲:浓,重。③颠:本指人的头顶,此处指溪水的上面。④瀹(yuè)觞:把酒烫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日光下                    澈:______

(2)不可久                    居:______

(3)山出                      竦:______

(4)书凡游者名氏及游之岁月而  去: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B. 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C. 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D. 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

4.甲乙两文段中,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心理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简要梳理。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其中所蕴涵的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设计师们的智慧和心血塑造了港珠澳大桥的绝妙外观。大桥上方的塔楼被设计为海豚、中国结、双塔三种形状。不仅如此,为了减少驾驶员穿越大桥时的疲倦无聊感,设计师还为桥面主甲板加上了曲线,使其看起来就像一条蜿yán ①(A.蜓 B.蜒)的蛇。

这些设计还能使港珠澳大桥的使用寿命达到120年。不久前,台风“山竹”以250公里/小时的风速肆② (A.nüè  B.lüè)了香港,让设计师们忧心忡忡,但大桥完好无损。设计师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港珠澳大桥不可以抵御比“山竹”更加极端的天气。而面对三地不同的驾驶规则,设计师在进行细节处理时也甲(A.独具匠心  B.巧夺天工)。设计师们经过无数次论证,最终选择了最为乙(A.稳健  B.稳妥)的方法:内地车开到专门设置的合并点,停下,转换行驶侧面,然后继续开往香港,反之亦然。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 ___________             ②处  _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括号,只填序号。

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设计师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港珠澳大桥不可以抵御比“山竹”更加极端的天气。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B.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C.《核舟记》选自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是清代的张潮主持编辑。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说明文的范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式微式微,胡不归?  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3)______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郑风》)

(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5)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