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点赞中国,我们勠力同行 ①今天的中国,生活便捷程度“不可思...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点赞中国,我们勠力同行

①今天的中国,生活便捷程度“不可思议”,改革红利“获得感强”,深夜出门“知道你在,我不畏黑夜和将来”,人民善良包容“蛮拼的”……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这是你我共同的感受。在新中国成立68周年之际,我们无不为这个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而赞叹不已。

②万里长空,我为中国高度点赞。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向太空,到2017年的18年,中国航天起程远征,把中国标识刻写在浩渺的太空,伟大祖国刷新了航天事业一个个新的高度。今年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天鲲一号”,神通多样,能验证试验遥感、通信和小卫星等多种平台,发射一颗顶好几颗;“嫦娥五号”有望年内进入发射场,去月球出趟长差,这也是当前我们国家最复杂的一个航天探测器,它将从遥远的月球给人类带回2公斤月球土壤,在全世界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能做到。宇宙浩渺无垠,希望在这仲秋季节,吴刚能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在万里长空翩然起舞,歌咏5000年来锦绣中华的一个辽阔梦想。

                              。今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制的一种芯片,大名是“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定位精度精确到一米范围,已经超越了美国的GPS。可以说北斗芯片,让我们网约车子不迷路,快递小哥绝不会送错门。中国人还很敞亮,好东西我们愿意和大家分享。2018年,北斗将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到2020年全球卫星组网完成,全球用户都可以获得连续、稳定、可靠的北斗导航公开服务。近年来,北斗、高铁等“Made In China" 让世界惊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和“中国质造”,中国品牌正随着商品流、信息流激荡全球。

④领跑时代,我为中国速度点赞。从上世纪末的六次大提速,到本世纪初的“四纵四横”路网规划亮相,再到今年的版图再扩容……中国高铁跨越塞北风区,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路网越织越大,车次越开越密,速度越来越快,“和谐号”“复兴号”正让中国越变越小,让“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过去5年,中国高铁新增总里程超2.2万公里,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将达到3.8万公里,覆盖中国240座中型以上的城市。这趟时代列车送给我们的,     是时空观念的巨变、经济版图的重构,       有唱响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强音,大国崛起的道路自信。

⑤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对于行进发展的中国,或许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这不如意那不如意的困惑,你可以选择站在良知、爱、忠诚、勇敢、荣誉、真实一边,这是人类久经考验的价值。我们反对隔岸的谩骂,拒绝袖手的论道,鼓励建设性的批判,欢迎不离不弃的默契和肝胆相照的同行。因为,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国家。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本文选自《海疆在线》,有删改)

1.结合上下文有关句式和内容,在文中空白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本文最后一段,引用毛泽东《湘江评论》中的语句,目的是(      )

A.总结上文,引领读者进步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文章的文化色彩。

B.在前文点赞的基础上,号召人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进一步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C.引用开国领袖的经典语录,揭示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D.引导读者转换视角,从另一个角度为祖国点赞,使行文富于变化,不至呆板。

3.请联系语境,为第④段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点赞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却宕开一笔,直接与读者进行对话:“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国家。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请说说你对这一结尾的理解。

 

1.大国担当,我为中国精度点赞。(句式相同,意思相近即可) 2.B 3.不仅 更 4.作者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点赞,更是为了激发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热情,所以作者在最后由点赞转为与读者直接对话,帮助读者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这一结尾既深化了主题,更产生了一种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意近即可) 【解析】 1.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根据上文的“万里长空,我为中国高度点赞”和下文的“领跑时代,我为中国速度点赞”可知句子的格式;从“定位精度精确到一米范围,已经超越了美国的GPS”可知,应该为“为中国精度点赞”,从“中国人还很敞亮,好东西我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中国品牌正随着商品流、信息流激荡全球”可以提炼出“大国担当”放在句首。 2.此题考查引用的作用,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这里引用毛泽东的话是为了告诉我们:要有家国情怀,呼吁我们要敢于为国家、社会发声,并且付诸行动。ACD的表述不正确,B项“号召人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进一步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是正确的。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填写关联词语的能力。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要因句意而定。“唱响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强音,大国崛起的道路自信”比“时空观念的巨变、经济版图的重构”意思更深一层,所以应该填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如“不仅……而且……”等。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的理解。做这类试题,一方面要结合全文内容,另一方面要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自己的见解。此题应该围绕“激发热情”“鼓舞斗志”“明确责任”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求知欲

吕不同

①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②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儿都没错。

③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鼻子一酸,不忍再念。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④我犹豫了一会儿说:多器官衰竭。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沉默了一会儿,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吗?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⑤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画写了一副对联——

阴阳两隔哀思能抵

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⑥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外公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⑦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⑧他查了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

⑨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两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

⑩那天,我看着     (骨瘦如柴、精神抖擞、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面积,尽量多挤压一点,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

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

外公,                    

1.联系上下文内容,第⑩段横线处应选择的恰当词语是________;文中谈到“消”和“销”两个字的细微区别,请你用这两个字分别组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能突出外公在“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求知欲”的两件事是什么?

3.选文第⑥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在第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反问句,以表达“我”对逝去的外公深沉的怀念之情。(要求:借用文中外公写的挽联的上联改写)

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6.多读好书是帮助我们丰富知识、提升见识的最好途径。本学期课外你读过哪本好书?请把书名写下来,并简介你的收获(30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雨后游六桥记(袁宏道)

寒食后雨,予曰此雨为西湖洗红,当急与桃花作别,勿滞也。午霁,偕诸友至第三桥,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忽骑者白纨而过,光晃衣,鲜丽倍常,诸友白其内者皆去表。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偶艇子出花间,呼之,乃寺僧载茶来者。各啜一杯,荡舟浩歌而返。

(注释)①雨:下雨。②滞:停止,拖延。③霁:雨停。④翻:反而。⑤纨:细绢,细的丝织品。⑥光晃衣:衣上白光浮动。⑦白其内:穿着白色内衣。⑧去表:脱去外衣。⑨浮:罚酒。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曰此雨为西湖洗红    属作文以记之

B.诸友至第三桥        宠辱

C.予曰此雨为西湖洗    落不是无情物

D.,乃寺僧载茶来者  马千里者

2.本文与《醉翁亭记》都写了游玩之中的饮酒之乐,这两种“乐”不完全相同,请说说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伐竹取    策之不以其 B.以为底    一食或尽粟一

C.光下澈    主人再食 D.隶而者      太守归而宾客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百许头   以调素琴 B.似与游相乐   至于负歌于途

C.潭西南望       足肤皲裂不知 D.乃记而去     马千里者

3.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第2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尽其妙。

C.第3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道的忧伤悲凉之情。

 

查看答案

在学校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句话标点运用正确。)

B.“十九大”召开以来,几乎每月都有省部级官员落马,党中央国务院惩治腐败的决心不言而喻。(这句话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C.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滨海新区条例》。(这句话没有语病。)

D.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拔尖。(这句话运用了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