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②“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③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见着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我还没做完的花雕……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④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是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⑤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于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⑥时光荏苒,岁月静默。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

⑦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

⑧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我在院子里独自哭了一场,泪眼蒙眬中重又看到了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

⑨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⑩穆匠。木匠。匠园。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穆爷爷一生的故事,“我”在静静地看穆爷爷工作的过程中,逐渐读“懂”了穆爷爷。

B.第④段中“愧怍和念想”指的是穆爷爷在没把园子修好时,常常感到愧对师父。

C.第⑦段中“一语成谶”的意思是预言、预兆被应验。穆爷爷执着于修复木雕,了却心愿后随即心血耗尽而死。

D.第⑩段三个词语呈递进关系,表达了作者要颂扬的不只是穆爷爷一个人,更是整个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小说以“匠心”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

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好手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

4.穆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品味穆爷爷的一生加于分析。

 

1.B 2. ①穆爷爷为完成师傅的遗愿,穷其一生,专注而执着地修复园子里的木雕。 ②了却了心愿的穆爷爷死了。 ③修复的废园受到专家的赞赏,并恢复原名为“匠园”。 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木屑”比作“种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传统木雕在穆爷爷的精心雕刻中起死回生,体现了“我”对穆爷爷精湛技艺和工作成果的由衷赞叹。 (2)运用外貌描写,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穆爷爷为修复木雕耗尽心血而逐渐衰老的形象,体现了“我”对穆爷爷的理解和心疼。 4.要点:(1)知恩图报 信守诺言;(2)练就高超的技艺,对手艺精益求精; (3)淡泊名利,为信念奉献终生;(4)具有家国情怀,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为己任;(5)专注而执着地追求心中的梦想(写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B项“穆爷爷在没把园子修好时,常常感到愧对师父”理解有误,应该是穆爷爷的师傅一辈子都未能了却心愿,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愧疚离开人世。故选B。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情节的梳理。文章开始写到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好手艺,于是师傅在临终时嘱咐穆爷爷“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带着师傅的遗愿,穆爷爷经常说自己“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于是他花费一生的精力修复这些木雕,第⑦段中“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一句暗示穆爷爷在了却心愿后离世了,最后这所废园经专家鉴定,恢复了原名“匠园”,穆爷爷也因此成为了永久的怀念。据此概括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1)“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废园的木雕在穆爷爷的刻刀下变得有了生命和活力,表现了“我”对穆爷爷的赞美之情。 (2)“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运用外貌描写,通过写穆爷爷的“腰杆”、“白发”等方面表现了穆爷爷为了修复木雕沥尽心血而变得衰老,表现了“我”对他的疼惜之情。 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通读全文,结合关键的情节我们可以对穆爷爷的形象加以概括。例如在穆爷爷的手下,那些被损坏的木雕重新焕发了生机,表现了他高超的技艺;穆爷爷倾其一生,沥尽心血修复木雕,表现了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师傅的遗志,穆爷爷始终牢记,并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体现了他具有家国情怀,信守诺言。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③卿今当涂掌事               ④蒙始就学

2.下面加点字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别              人不知不愠

B.以为大有所益        屠后断其股

C.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当涉猎

D.大兄何见事晚乎      学而时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参,唐代诗人。天宝八载,作者在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途中写下这首诗。

B.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在长安的家,“东望”点明了长安的位置。

C.第二句“双袖龙钟泪不干”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在强调思念亲人的情感。龙钟即年迈的意思。

D.“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8年10月23日,甲(A.天下无敌,B.举世无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是一座奇迹之桥,它乙(A.创造,B.制造)了诸多世界之最。这是一座壮美之桥,不仅因为其施工难度和壮丽外观足可担起“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赞,更因它是在“一国两制”架下,粤港澳通力共建的超级工程。它跨越了技术难题,联通了天堑;跨越了制度差异,联通了人心。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原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臧克家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B.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是诗人、文学评论家。

D.《木兰诗》是北宋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又井然有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