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十余岁                 金经

B.一老河兵之             陶后鲜有

C.转转不                 待君久不至,

D.反溯流逆上矣           成枯落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求二石兽水中            尝射家圃

B.石性坚重                取一葫芦置于地

C.当求于上流              孔子云:何陋

D.言                    择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C.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 “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B 2.A 3.D 4.(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解析】 1.A.阅十余岁/阅金经(阅:经过,经历/阅读); B.一老河兵闻之/陶后鲜有闻(闻:都是“听说”); C.转转不已/待君久不至,已去(已:停止/已经); D.遂反溯流逆上矣/遂成枯落(遂:于是/最终); 故选B。 2.A. 求二石兽于水中/尝射于家圃(于:都是“介词,在”); B. 乃石性坚重/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表示判断,“是”的意思/于是,就); C. 当求之于上流/孔子云:何陋之有(之:代词,指代石兽/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D. 如其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代词,他/代词,其中的); 故选A。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河中石兽》讲述了寻找落入水中石兽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同时还说明生活中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所以D项“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是(这)、非(不是)、岂(怎么)、为(被)”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臆断(主观臆测)、欤(表反诘语气)”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诗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写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生动有力。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登上泰山顶峰,俯视一切,不免豪怀满怀。

D.这首诗是杜甫早年时期的作品,透露了诗人早年时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查看答案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从紫藤萝的形态,色彩,香味三方面按从局部到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B.第①段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是什么让“我”竟至如此?突如其来,造成悬念。

C.选文语言流畅,细腻富有余韵,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拟人、比喻修辞的运用恰到好处。

D.文题“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是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

2.下列对选文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句中“从未见过”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惊叹,喜爱之情。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句中“泛”和“迸溅”两个动词充分体现出紫藤萝花瓣上阳光的美丽景象,富有动感。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生命,使静态的花跳动起来,突出了花的生机盎然。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两句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盎然生机。

3.下列比喻中最符合一树盛开着的紫藤萝花的特征的一句是(   )

A.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拉洋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的女儿。

B.《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C.《五猖会》中,正当我高高兴兴地要去看迎神赛会时,父亲却让我背《三字经》,让我感到十分痛苦,背完书我看赛会的兴致却没有了。

D.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被大火阻挡,孙悟空向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心生怨恨,一扇把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民歌,是南朝民歌的代表作。

B.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C.“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除了有登高的风俗之外,人们也常在此日进行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D.《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种花,好比四种人,菊花是隐逸之士,牡丹是富贵之人,梅花是高雅纯洁之人,莲花是人中君子。然而,菊花虽好,      ;牡丹虽艳,      ;梅花孤芳高洁,      。唯有莲花,端庄正直,清高不凡,具有君子风范,生活在世俗而不为世俗所污。  

①似富贵荣华,正合世俗    ②却幽居独处,孤芳自赏     ③岁寒时只与松竹为友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