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3)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朔气传金柝 濯清涟而不妖 拄杖无时夜叩门 闲敲棋子落灯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柝、濯、涟、敲、畏、遮、缘”等字词容易写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①遽(): 立刻,急忙,马上。②契() : 用刀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从其所契者入水之  求:________  (2)楚人有涉江  者:__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楚人”与《河中石兽》中的讲学家有什么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十余岁                 金经

B.一老河兵之             陶后鲜有

C.转转不                 待君久不至,

D.反溯流逆上矣           成枯落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求二石兽水中            尝射家圃

B.石性坚重                取一葫芦置于地

C.当求于上流              孔子云:何陋

D.言                    择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C.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 “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诗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写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生动有力。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登上泰山顶峰,俯视一切,不免豪怀满怀。

D.这首诗是杜甫早年时期的作品,透露了诗人早年时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查看答案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从紫藤萝的形态,色彩,香味三方面按从局部到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B.第①段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是什么让“我”竟至如此?突如其来,造成悬念。

C.选文语言流畅,细腻富有余韵,萦绕着一股柔婉之美,拟人、比喻修辞的运用恰到好处。

D.文题“紫藤萝瀑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既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是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

2.下列对选文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句中“从未见过”写出了作者看到这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惊叹,喜爱之情。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句中“泛”和“迸溅”两个动词充分体现出紫藤萝花瓣上阳光的美丽景象,富有动感。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生命,使静态的花跳动起来,突出了花的生机盎然。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两句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盎然生机。

3.下列比喻中最符合一树盛开着的紫藤萝花的特征的一句是(   )

A.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祥子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拉洋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的女儿。

B.《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C.《五猖会》中,正当我高高兴兴地要去看迎神赛会时,父亲却让我背《三字经》,让我感到十分痛苦,背完书我看赛会的兴致却没有了。

D.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被大火阻挡,孙悟空向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心生怨恨,一扇把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