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1)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1)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2)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3)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4)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5)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儿个就搬过去。”

(6)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7)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8)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不舍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眼。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9)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10)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11)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12)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

(13)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那不再强壮的背影却透着缕缕孤寂与落寞。想起年幼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于是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然后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要。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到放学,我都格外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

(14)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15)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16)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激动得紧握我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

(17)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思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有改动)

1.根据文章的情节,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情节

父亲的反应

(1)

神情黯淡

去养老院前,“我”和父亲吃早餐

(2)

“我”送父亲前往养老院

(3)

(4)

激动开心

 

 

2.文章第(13)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2)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4.第(17)段画线句子中,作者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结合文章说说“这个男人”有什么含义?

 

1.(1)“我”提出将父亲送进养老院 (2)强装快乐 (3)孤寂落寞 (4)“我”改变主意,不再让父亲去养老院 2.内容上:(1)文章第(13)段插叙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时的情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表现父亲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浓浓的爱。 结构上:(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位下问“我”改变主意,不再送父亲去养老院做铺垫。 3.(1)“喃喃自语”表示小声地自言自语,这个细节,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得知自己要被送进养老院时,伤心难过的心情,同时,也表明父亲因为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而无奈接受去养老院的事实。 (2)这里指“我”因哭泣、休息不好而眼睛浮肿,形象地写出“我”因生活所迫,不得已选择把父亲送进养老院,而内心又十分不忍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4.(1)男人在人们习惯印象中是勇敢、有担当的人。 (2)以“这个男人”称呼父亲,更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情与尽孝之道:因为能给“我”生命、给“我”家的男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我”理应感恩,涌泉相报。 (3)作为父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地感恩于他,赡养好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本着忠于原文,立足原文的原则,从文中寻找答案。当“我”犹豫再三终于将自己的打算说出口时,父亲原本灿烂的笑容消失了,随之变得黯淡下来;经过一个不眠之夜,清晨父亲买来了“我”最爱吃的早点,“我”心情复杂,父亲却强颜欢笑;再送父亲去养老院时“我”看到了“不再强壮的背影却透着缕缕孤寂与落寞”;最后“我”改变了主意,决定带父亲回家,父亲变得激动兴奋。据此作答即可。 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段落的作用。第(13)段写了在去养老院的途中我的回忆,属于插叙,不仅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疼爱,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这段回忆也是促使“我”改变主意的关键,所以在结构上,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词语赏析。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词语的意思+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刻画)的内容。 (1)“喃喃自语”意思是小声地自言自语。这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的伤心难过,但面对这样的事实,又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表现了父亲的无奈。 (2)“肿胀”的意思是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这里暗示了“我”整晚未眠的信息,写出了“我”内心的矛盾,同时也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感到痛苦。据此理解作答。 4.此题其实是在考查结尾的妙处。人称的变换源于感情抒发的需要,此处将“父亲”变为“这个男人”,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赞美,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一切去回报他,用这种感恩的心去呵护他,因为他给了自己生命。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值得”是一句对自己的诅咒

①在一所学校观看教师合唱团演出,发现一位先生始终金口不开,恰好身旁坐了那位先生的领导,我试探性地问道:“那位缄口先生,课教得不怎么样吧?”被问者大为惊异:“咦?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我笑了,心说:隔着十万八千里,我怎会了解他?我只是从他脸上那种“不值得”的表情中,看出他是一个不幸被“不值得定律”言中的人。

②有很多人可能会经常这样想:“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必做好。”想想看,当我们满腹怨怼地奔赴一个赛场,当我们站在起跑线上时还在深深怀疑这场比赛的价值,怎么可能跑出最佳水平?

③那惯于在职场上消极怠工的人,就是带着一颗“不值得”的心打发时光的。须知,职场向来不钟情“工资的小偷”,一天到晚磨洋工的人,在怠慢工作的同时,也怠慢了可能属于自己的机会。

④据说有个修鞋匠,每次修鞋都不惜使出浑身解数,鞋修妥了,还要用蜡封好一颗巧克力外加一张纸条,一同塞进鞋里。那纸条上写着:“任何值得一做的事,都是值得做好的事。”

不值得热爱,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视,不值得追索……这些“不值得”是会蔓延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不值得”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觉得某一天不值得全力去过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日子就都过不好了,最终我们收获的,恐怕只能是“不值得的人生”。

⑥如果问你:这辈子,究竟值不值得一活,你一定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当漫长的“这辈子”被分解成一件件琐碎的事情,你能否带着“值得”的心去将它们一一做好?

⑦生命的长城,如果值得一筑,那么,每一方砖都值得烧好。

⑧唱歌的时候,就竭尽全力地唱;烧菜的时候,就全心全意地烧;工作的时候,就不遗余力地干;修鞋的时候,就殚精竭虑地修……把“不值得”丢出你的思维圈,为每件经手的事都打上漂亮戳记吧,让这戳记带上你的专属气息,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赞叹不已。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值得定律是一种心理效应,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从主观上认定某件事是不值得做的事,那么他就会逃避,不去做这一件事。

B.第③段与第④段鲜明对比,职场上认为“不值得做”与“值得做”产生的效果绝然不同。

C.第⑦段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启示我们在值得过的人生中,必须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D.本文充满思辨色彩,说理透彻,层层深入剖析“不值得”的危害,结尾振聋发聩,耐人寻味。

2.下面不能作为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论据的一项是(           )

A.东汉少年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

D.一位不会游泳的小偷被人追赶跳进河里,有的人围观,有的人离开。

3.联系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为什么“不值得”是一句对自己的诅咒?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收获?

 

查看答案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建初中,将作大匠任隗举凤直言,到公车,托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隐身渔钓,终于家。

(注释)①任隗:字仲和,南阳宛县人,建武八年,被任用为“将作大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之田/予求古仁人之心

B.教授业于西唐山中/重修岳阳楼

C.将作大匠任隗凤直言/傅说于版筑之间

D.与孤兄子/如外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3.结合选文,说说高凤成为名儒的原因。

 

查看答案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余一小舟______________

(2)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

(3)是金陵人,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在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地点及湖中情景。

B.“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C.“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从正面刻画作者形象,表现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独立的闲情雅致。

D.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4月23日,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出现在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太炎校区,为该校800余名初一年级学生带去一堂以“探月工程”为主题的前沿科技讲座。“研究这个地球忠实的‘守护者’一一月球,其意义在于,我们能从它的身上看到我们地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无限探索精神的诉求。”欧阳自远的话意味深长。据该校负责人介绍:“希望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能激发少年学子探索知识的热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2)以“科学”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蒜因其富含蒜氨酸的原因,进入人体血液时会形成对人身体有益的大蒜素。(去掉“的原因”)

B.我的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有鱼、虾、蟹、海参和海产品,还盛产苹果、樱桃等水果。(把“和”改为“等”或删去“和海产品”。)

C.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师资的优劣决定着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去掉“因素”)

D.今年全国高校共有765万毕业生,如今,他们已陆续踏入社会,离开校园。(将“踏入社会”与“离开校园”对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