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孙彦新)...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孙彦新)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②16时41分,身着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母船——“神舟七号”,沿轨道舱壁开始活动。翟志刚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③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背景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接过同伴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一根8米长的白色电脐带,把翟志刚和飞船相连。每一次移动之前,他把身上另外两条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用“太空漫移”来形容这次太空行走,似乎更为确切。同此前世界上已经完成的319次太空行走中的大多数一样,翟志刚的“行走”,正是通过双手在飞船扶手上移动和安全系绳的保护来实现的。

④舱外活动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花了6分钟。当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麻烦”。

⑤17时00分35秒,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此时,飞船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意味着,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右臂戴着“飞天”标志的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⑥中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的名字,取自敦煌壁画。而保存着这些古代壁画的西北大漠,正是“神七”43个小时前起飞的地方。

⑦“出舱,是‘神舟七号’最重要的使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中国将要开展的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⑧在刘伯明协助翟志刚出舱时,航天员景海鹏留在返回舱值守。

⑨13天后,翟志刚将迎来他的43岁生日。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

⑩“在太空中,我们是后来者,但我们有信心以自己的努力造福人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

1.请你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2.第①段“从这一刻起”中的“这一刻”具体指哪一刻?第④段中的“麻烦”具体指什么?

3.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这次出舱活动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4.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再到现在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中国人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历史。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示例: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 2.“这一刻”具体指航 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的时刻。 “麻烦”指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 3.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出舱活动,我们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 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表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4.示例:我国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中的很多技术都已经跻身 于世界的先进行列, 这一切都源于中华儿女的聪 明智慧和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中学生,我们 要继承发扬 这种精神,努力 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坚持不懈、敢为人先、团结奋进等角度作答)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拟写新闻标题。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人+所做的事;事(物)+结果。另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第一句,通常情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组织成句。通读全文,我们发现在第一段中可以搜集到关键句子“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可以以此作为标题。 2.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从文中找出考查点,然后在这个点的附近寻找答案即可,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上文。第①段“从这一刻起”中的“这一刻”具体指上文中的“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的时刻。第④段中的“麻烦”指的是前文的“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据此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细读文章,捕捉关键句子,加以概括整合借可。从开头的“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一句可以概括出“这是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话“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中国将要开展的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说明这次太空行走表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完成了一次大的跨越。据此理解作答。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要求中“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再到现在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中国人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历史”一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飞速发展,透过现象我们应该分析出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国人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断求索,才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联系实际,可以谈谈我们怎么做,例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5)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①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②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③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清/倜傥尚大节 B.时/同舍生有秘书 C.生旦/往索    D祭酒/叱生退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与___________      (2)忿____________      (3)叱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2)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4.从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①乱峰:形容山峰很多。②线头:指毛毯上的绒头。抽:抽出、拔出。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入诗,并非偶然。

B.“碧毯”二句出人意料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

C.“青罗裙带展新蒲”写罗裙上的飘带就像河边香蒲新长出的嫩叶。

D.尾联写诗人不能抛下杭州而去,有一半原因是为西湖而逗留。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湖”为中心,用白描手法描画了一幅湖上春景图。

B.颔联中“排”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棵棵青松排列在山坡之上,非常整齐。

C.诗歌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点到面。

D.这首诗赞美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查看答案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秋天是浓得化不开的水,__________。秋天是乱得解不开的结,似能解开却又重新纠结。秋天是甜得舍不下的蜜,似能戒掉又经不住索取。

A. 似能捧起又从指尖流过    B. 似从指尖流过又能捧起

C. 似能捧起又能轻轻放下    D. 似能轻轻放下又能捧起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