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当年的朋友圈 秦文君 ①我年少时迷恋写信,属于朋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当年的朋友圈

秦文君

①我年少时迷恋写信,属于朋友圈内的写信高手。选择写信,除了擅长写写弄弄,字也算端庄,还另有原因,我受不了当年的电话,太折腾人了。

②当时电信不发达,公用电话一般安置在烟纸店,居委会这些人群密集处。我们弄堂口的烟纸店负责传呼的阿姨,接通电话,会像派出所户籍警一样,问明你是何人,打算找何人,何门牌号。放下电话听筒后,她跑到对方的楼下,大声疾呼,搅得四邻皆不安。

③就算电话接通,但双方照样不能好好说话。因为有人在后面候着呢,用殷切的眼神盼你长话短说,算是修养好的,有的人不耐烦,你说话,他在一旁插话。

④我和闺蜜有心灵默契,涉及一些私密话题,一概用暗语。有时暗语讲得过于隐秘,听电话的脑子不够用了,猜来猜去的,正话反听了。

⑤写信不一样,尽情写去,如此潇洒。

⑥17周岁,我第一次出远门,去黑龙江当“知青”,绿皮老火车开了四天三夜。初到的时候,40多个女生挤在一座大帐篷里,四面透风,到了最冷的阴历年,大家轮流看守铁皮炉子,不让它熄灭,那好像生命之火,不然,帐篷里的温度是零下40度。

⑦火光中的冥想,阅读,还有写信,是那段困顿生活中,给我的最大安慰。从遥远的北疆寄往上海的信要8分邮资,我买了几大版邮票才安心。信能超越重叠的山峦,春季泥泞的雪路,和我的朋友圈,和我所向往的外面的世界在一起。

⑧阅读能让人拥有超越泥泞的现实的能量,但是我带去的那几本书很快被翻烂了。亲友们从四面八方把自己的藏书寄给我。我读后,寄还书的时候,会回赠一封信。信写得格外长,既写读书的感观,也记叙亲历的生活。写边远山林和都市文明的不同,也写我看到的和以往学生生活所不同的广阔社会面,写人的奇妙和复杂。

⑨亲友们称赞我的信,说明明是苦寒之地,在我的笔下的生活引人入胜,读起来仿佛是小说。有的朋友还说读信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比云还轻。整整8年,我给朋友圈的人写了很多信,也收到了他们很多的回信。

⑩2017年的年末,我大面积地整理书房,理出很多信。有的朋友的信珍藏了40多年,记载着时代和生活的深刻痕迹。那些信被安顿在不同的抽屉里,每次拉开抽屉,我能感受到特殊的含义,看到一段段微妙的人生历练。

⑾现在动动手指写微信,寥寥数语,或发几个表情,表示人心大快。写信的感觉和激情被这样的便捷消磨掉许多。过去写信是如此郑重,虽不必事先沐浴,更衣,但这是一种仪式:写着对方的名字,一字一句,悄然生根。写信寄托了情感之后,还要跑到邮局寄发,经过一只一只的手,把信送到想念的人手中。

⑿落笔的痕迹里有生命的郑重,顽强又闪光,让我们没有匆忙地度过青春。

1.文的题目新颖别致,说说题目的好处。

2.有读者认为:既然是写“阅读和写信”,文章②—④段的内容与主题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3.请说说你对“阅读能让人拥有超越泥泞的现实的能量”含义的理解,你有这种感受吗?请举出一个例子来。

4.随着手机、网络等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大多数中学生已经不会写信了,有人对此痛心疾首,呼吁中学生应该恢复写信;有人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没有必要再使用书信。对此,你怎么看?

 

1.交代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当年我和朋友的交往。“当年的朋友圈”暗示了朋友圈的内容与今天的朋友圈不同,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不能删去。文章的题目为“朋友圈”,很多读者就会想到电话、手机等。②—④段写的是当年打电话的情形——很不方便,毫无隐私,引起误会,这为下文“写信”做了铺垫,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如果删去,文章的内容就很难被读者理解。 3.理【解析】 “泥泞的现实”指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超越”指的是战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阅读可以让人的心灵变得强大,从而战胜困难,超越自己。举例:示例一:那一年父母离婚了,我的世界变得黑暗无此,我一度很消沉,后来通过阅读《简·爱》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我变得坚强,也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日子。示例二:快到中考肘,我骨折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心灰意冷。幸亏我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这让我再恐惧迷茫,并且能重新振作起来。 4.示例一:我认为中学生不会写信很正常。现在信息社会很发达,发微信、打电话就可以传递情感,取得联系,且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书信被淘汰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示例二: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信。虽然通信发达了,但是人们做事的仪式感没有了,写信凝聚的是更深的感情,一封封信都是一滴滴真情的传递,信也便于保存,可以将那些美好的回忆定格。 【解析】 1.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解答此题可先分析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其所蕴含的情感来分析绝妙之处。结合全文内容来看,本文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年的朋友圈”即当年我和朋友交往的圈子;“当年”暗示了朋友圈的内容与今天的“微信”朋友圈不同。理解了含义,再分析作用,很明显,标题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文段作用理解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②~④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年打电话很不方便,毫无隐私,会引起误会。为下文“写信”建立“朋友圈”做了铺垫。所以不能删去。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结合文中“火光中的冥想、阅读、还有写信,是那段困顿生活中,给我的最大安慰”“信写得格外长,既写读书的感观,也记叙亲历的生活。写边远山林和都市文明的不同,也写我看到的和以往学生生活所不同的广阔社会面,写人的奇妙和复杂。亲友们称赞我的信,说明明是苦寒之地,在我的笔下的生活引人入胜,读起来仿佛是小说。”理解分析,“泥泞的现实”指“我”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超越”指的是战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阅读带给我无穷的力量,让我战胜一切困难。举例时可结合自己阅读名著的例子,围绕“战胜困难,超越自己”谈。如:初二那一年,我一度消沉,厌学弃学,后来,我阅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一书,家庭条件优越的杜小康,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先随父亲去苇塘放鸭,失败后又在学校门前摆摊卖东西,这一切都让他快速地成长起来。我决定向他学习,战胜自己,变成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无论赞同“使用书信”,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如果赞同使用,可从书信文字传达的情感意义方面谈论;如果不赞同,可从现代化信息交流方面谈论。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昆虫记》是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关注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________________,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书中介绍的昆虫充满了人性,如______________就像是昆虫世界的“吝啬鬼”。

 

查看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坐火车从北京出发,途径______(第一个目的地),在会见杨虎城之后前往延安。在本书的第二篇“去红都的路”上,斯诺见到了被蒋介石悬赏八万元的中共高官__________,他为斯诺起草了一个旅行计划。面对这个九十二天的旅程,斯诺内心有所保留,觉得时间太长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列传》,有删改)

(注)①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②隗嚣( wěixiā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③振旅:整队班师。④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时名将。⑤裁:同“才”。⑥飨(xiǎng):同“享”。⑦谅:确实,实在。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误的一项是

A.援年十二而             孤:孤独

B.振旅京师               还:返回

C.有计谋                 名:有名,闻名

D.自请击之               欲:打算,想要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3.结合文段,说说马援为人处世的哪些方面在当今仍然值得借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宿雨:昨夜下的雨。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莺啼山客犹眠”描写的意境相似?并简要说明理由。

A.处处闻啼鸟        B.鸟鸣山更幽        C.飞鸟相与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