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

记叙文阅读。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鴨……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钟起床,提着马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箩筐,揉着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鮮。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滿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子:看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1.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的往事,请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放鹅——____——割牛草——____

2.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现力。

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

3.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了其他人的早起,有什么作用?

5.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1. 摘茶叶 捡菌子 2.这些都是写颜色的词语。作者抓住了各种菌子的颜色特点,简洁、生动地展现了这些菌子特征,给读者以形象可感的体验,也充分表现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之情。词的表现力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3.通过比喻修辞,把“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比作“一树一树的花”,人们的精神面貌像花一样美丽、鲜艳、动人,更暗示他们像花一样会在蓬勃中孕育各自的成功和收获。形象、生动,意蕴丰富,韵味无穷。 4.第②段写早起的人,一是有交待(社会)环境的作用,即这是一个勤劳的乡村,二是为引出母亲的早起,全家的早起(或作铺垫、映衬)。第⑧段写早起的人,从内容上是拓展文章内容,从主旨上起深化主题的作用——早起的无数的人,汇成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默默付出创造出了生活的美好。 5.“早起”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全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所在。用“早起”做标题,照应了全文叙事的内容,也自然地生发了对生活感受,通俗却引人注意,言简意赅,却发人深思。 【解析】 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第5段写摘茶叶和割牛草;第6段写捡菌子。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2.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黄黄”“雪白”“红红”“淡绿”“白暂”都是写颜色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不同菌子的颜色各异,形象可感。作者抓住了菌子的最大特征来写,表现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之情。答题时,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现作者心情的意义。 3.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9段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的朝气蓬勃,更暗示他们必将在人生的道理上收获满满。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文的情节内容,体会语句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课程第2段和第8段都写了其他人的早起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这两个语段的大意,结合上下文的情节,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别作答。第2段写早起的人,从内容上说,交待这是一个勤劳的乡村。从结构上说,引出母亲的早起与全家的早起。第8段写早起的人,从内容上看,拓展文章内容并深化主题。从结构上看,为第9段的收束全文蓄势。 5.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早起”从结构上看,是全文的叙事线索,照应了下文叙事的内容。从内容上看,是全文表达的主题所在,使读者自然生发对生活感受。从语言角度分析,通俗简洁,引人入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君不见,中秋月圆,我们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期盼;重阳登高,我们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农历新年,又有多少人会汇入春运大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亿万游子的心声,这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材料二)中华传统节日习俗:大年初三,肥猪拱门。

(1)请用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阅读材料二,简要说说漫画主体图案的内容和寓意。

(3)中国过春节,几乎家家都要贴对联。请根据下面的上联内容,以“燕”开头,写出一句下联。

(上联)猪是财神登万户;

(下联)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迁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请写出下图故事的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了?它在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的感叹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老交替的感悟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怪诞不经  由然而生  沾轻怕重  咄咄逼人

B.恍然大悟  花枝招展  参差不齐  大相径庭

C.骇人听闻  迫不及待  小心翼翼  眉开眼笑

D.畏罪潜逃  混为一谈  神通广大  神采奕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