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树树皆秋色,_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______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 ,__________。”;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_________”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让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dāng”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bān 发》,让我们了解那些像诺贝尔一样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 空》,让我们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让我们心潮澎湃 ,豪情万丈,信念与梦想,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锐不可dāng_________ (bān)________发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飞天”凌空(_______) A.líng B.léng
澎湃(_______) A.bài B.pài
按要求写作。
向外奔走是一种旅行,静静坐着思维也是一种旅行:凡是探索、追寻、触及那些未知的情境,不论是风土的,或是心灵的,都是一种旅行。——林清玄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古诗词鉴赏
《春日郊外》
宋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踏莎行·初春》
清 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1.诗词有音韵之美。吟咏诗词,琢磨韵脚,可以发现《春日郊外》为(1)____,情绪基调(2)___;《踏莎行·初春》为(3)____,情绪基调(4)____。
A、开口音 B、闭口音 C、低沉 D、明朗
帮帮你:汉字读音因韵母不同,有开口音和闭口音。发音时,口型是张着的音,叫开口音;反之,为闭口音。
2.《春日郊外》和《踏莎行.初春》都写到“茫茫”,但蕴含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词加以分析。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徵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1.“孜孜”:辞典中的解释:A、不停、不歇;B、勤勉不懈;C、仔细;D、温婉、柔顺,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丙文中“故夙夜孜孜”中“孜孜”的,最恰当的解释应选(_____)
2.阅读上面三段文字,用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都讲到国家灭亡的原因。
甲文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国亡。而在丙文中唐太宗认为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人信服你的观点,就要用适当的方法来说理。请结合“小贴士”谈谈甲、丙两文划线句是如何来说理的,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贴士:说理的方式有很多种: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说理方式,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动植物是玉兔和桂树,有诗歌这样形容:“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今天,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的目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背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底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奶粉罐”里乾坤大
“月面微型生态圈”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千克,从表面看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罐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奶粉罐。在罐子里,土豆和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光,那么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是如何引入“生态圈”的呢?原来,它是通过光导管引入的。这就实现了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让动植物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实验的意义更大。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月球光照生长,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球建设基地,开展长时间的科研工作,这对人类未来在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圈,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罐子里的动植物将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生长发育,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发芽、幼苗生长到开花,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登月生物有讲究
由于“罐子”容积有限,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那些能登上月球的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温差大,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30-60℃,“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因此要求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扰。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育的“小个子”品种。拟南芥开花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只需1个月,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因此把在月球开出第一朵花的任务交给了它。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4期,略有删改)
班级开展文本自主合作研讨活动,在研读文章后,同学们联想丰富,讨论也很激烈,你也一起来加入吧!
小月:哇,月亮上将要种土豆了!但夏天快到了,我最喜欢吃西瓜,如果能在这次月面生物实验中改种西瓜那该多好!
小亮:哈哈,我也想吃月亮西瓜,但读了这段文本后,我发现恐怕不行。
(1)我:确实不行。我根据文中的信息来给你们推断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
小月:你说的对。就本次实验来说,月亮西瓜是吃不到了。不过“月亮上的土豆”我倒是在美国电影《火星救援》中看到过类似的情节。
我写了这么一段话:
美国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独自在火星将居住舱变成火星土豆农场,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500天。美国大片里出现的场景,中国科学家正将它一步步变为现实。如果嫦娥四号科普载荷成功,将意味着“月面微型生态圈”适合于所有地外星球并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
如果把我写的这段话补充在文章中,你们觉得放在开头好,还是放在结尾好?
(2)我:我觉得应该放在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月:你说的真有道理。
小亮:咦,我们研讨的这段文本没有题目?很好奇,问问老师吧。
老师: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这本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之一。我给你们三个备选题目:A: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B: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C:月亮上能种土豆吗?你们去讨论吧:觉得哪个选项最适合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3)我:我认为应选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