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里的白发 冯骥才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里的白发

冯骥才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偶尔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部跑到稿纸上去了。”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②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找,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③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④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地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⑤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地,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⑥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⑦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

⑧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

⑨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亭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⑩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1.本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请结合相关内容和已给出的样式,概括出其余两件事。

(1)“我”同母亲聊天时发现母亲的白发,感到害怕、凄然和无可奈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自己的白发层出不穷,感到困惑和悲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刻画人物方法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

3.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1. (2)“我”帮妻子染发时,发现妻子的白发,感到愧疚和自责。 (4)“我”看到邻家老者满头白发,熠熠生辉,心灵释然,心情快活。 2.示例一:本段运用了外貌描写,“银亮”写出了母亲头发的白,“柔弱摇曳”“不肯倒下”写出了白发的明显,引发了作者的关注与伤感;示例二:运用动作描写,用一个“扑”字,就表现了对母亲的爱和失去母亲担心(如果从细节描写分析也行) 3.把中年人比作人生的秋天,并与自然界的春天比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茬茬涌现,挡也挡不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难追、青春难返、生命衰老地悲叹。 4.与开头相呼应(首尾呼应)。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出作者领悟了人生哲理后,困惑解除、内心坦然而又快乐,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或“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细读选文可知,故事情节为:初见母亲的白发,感到凄然→为忽略、漠视了妻子的白发而愧疚、惊讶→看到自己的白发,感到无可奈何→听过老者的话顿觉地阅天宽,心情快活。可据此作答。 2.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运用了外貌描写,“银亮”写出了母亲头发的白,“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白发被吹起的样子,在“我”的眼中显得刺眼而醒目,表现了“我”看到母亲的白发时的震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是动作描写,不知不觉,母亲已年老,我多么担心会失去母亲。一定要答出描写对表达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意义。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把中年人比作人生的秋天,并与自然界的春天比较,岁月总是在不自觉中悄悄过去,家人的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变白,表达了作者对时光不再、青春逝去、生命在慢慢衰老的慨叹。 4.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①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②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文章结尾段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我”困惑解除后的坦然、快乐的心理,并与开头段的笑而不答等相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深化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级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密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他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既,意眠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览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很假麻,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普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大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鸣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大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语

(1)意将入:                   (2)再就枕将

2.用“/”表示下面各句的朗读停顿,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屠乃/奔倚其下

C.骨/已尽矣 D.犬/又如前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乃杀之而取其革。

4.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甲)(乙)两文中狼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孤村”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

2.请说说“夜阑卧听风吹雨”与上下句在内容上的联系。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将开展“文学部落”实践活动,作为该班的一员,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班级将建立文学展示栏,请你设计两个栏目(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七个字)

(2)班级打算把同学们的文学作品编辑成刊,请你为刊物取一个刊名(不超过五个字)并附上文字对此名称进行解说。

(3)“走进文学作品,与优秀文学作品对话,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请结合《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西游记》、《镜花缘》其中一部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这种体验。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文明是一种修养,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真实表现。②目前宿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阶段性取得成果,③让文明渗透到生活的细节中将是我市下一阶段工作重心。④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不出现文明倒退的现象。

(1)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承。                                ……无不体现了中国对阅读炽热的情感。书籍能描绘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沸腾起来……人生几十年,让我们以满腔热chén投入到阅读之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的中华儿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chén(    )           相(    )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②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③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孔子的“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3)根据文义,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式再写一个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