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1.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 2.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而感到内疚);第三次“濡湿”体面在“我”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 4.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相关内容回答。“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写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写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第一次,结合“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分析,可知“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第二次,结合“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分析,可知“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第三次,结合“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分析,可知“濡湿”体面在“我”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 3.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这里“永不凋零的花朵”显然是用来比喻“话语”,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回答其作用,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要写的对象是“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温暖心窝”写出了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永不凋零”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 4.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和分析人物形象。语段的作用,要结合内容和结构分析。“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结构上,与前文“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相照应,解开了悬念。而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对人物的描写。“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写林老师懂得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表现了她是一位善良、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阅读材料,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下图)

材料二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__________,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章回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请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

(2)《儒林外史》由多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既有联系,又可单独存在。这种特殊的长篇结构,对后人颇有影响。请给《儒林外史》写一段推荐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①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不禁让人想起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仪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湎     脏物    捅篓子   忠贞不渝   实至名归

B.蝉连     妖娆    大拇指   以逸待劳   励精图治

C.狼藉     羁绊    逻辑学   苦心孤诣   赴汤蹈火

D.跻身     爆料    恶作剧   惊慌失错   晨钟暮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