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中加点的“书”指“书信”,是古代一种应用性文体。
C.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人们习惯上称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D.《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托物言志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6)____________________,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7) 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8)《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朱自清《背影》)
(10)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________,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请以“那件事,我真的忘不了”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确定重点,理清写作思路;(2)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真切感受,让文章充实饱满,有血有肉;(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篇目名)。“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因为____
判断题。(注: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
(1)《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_______)
(2)《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是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_______)
班上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开展了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学生网络交友情况表
项目 | 类别 | 所占比例(%) |
经常联系的网友数量 | 没有 | 30.4 |
1-5个 | 43.1 | |
6-10个 | 10.5 | |
10个以上 | 16.0 |
(材料二)
现在中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打发闲暇时间,很多学生课余时间,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都会通过上网聊天的方式打发时间;寻找有共同兴趣的玩伴,喜欢进入某种“圈子”,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交往,其中最常见的如某个明星的粉丝圈,或共同的兴趣圈;与家人或朋友保持即时联系,有些学生常常通过网络与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或亲朋好友沟通。
(材料三)
中学生的网络交往也出现一系列消极行为反应,如:有些人一旦上网则难以下网,或因为不能进行网络交往而感到心情和身体不适等,这种情况被称为网络依赖。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大多学生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一旦进入某个“圈子”后,有人利用情感共鸣,容易受骗上当。
1.阅读(材料一),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主要信息?
2.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动机主要有哪些?
3.下面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没有网友的情况在中学生中成了少部分,网络交友已经是中学生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一件事。
B.小明说:“我喜欢动漫,加入了一个‘动漫风云’和‘动漫培训’群。”这就是属于共同兴趣的“圈子”。
C.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持续上网,不上网就情绪低落、疲乏无力甚至食欲不振,这就是网络依赖。
D.网络是虚拟的,与陌生人交往只需要跟着感觉走,交流讲究的是真诚友善,没必要有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