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老山界》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

阅读《老山界》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意(  )

A.表明红军战士虽浑身紧张,但因后有敌人追兵,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忘记害怕,激动不已。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胆怯、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境中仍爱开玩笑、说笑话、互相打趣的良好心态。

2.阅读文中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指怎样的景象?

(2)第①段和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分别是        ,暗示了老山界        的特点。

3.选文第⑪段作者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来写景,请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示例:听觉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写出老山界半夜的寂静。

 

1.C 2.(1)“奇观”指成千上万的人举着火把,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火光与星光相接,景象瑰丽、壮观。(意对即可) (2)山脚 山腰;高 陡 3.示例一:视觉描写,“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写山高。 示例二:触觉描写,“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写天气寒冷。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项“浑身紧张”“壮胆爬山”理解有误; B项“忘记害怕,激动不已”理解有误; D项“爱开玩笑、说笑话、互相打趣的良好心态”理解有误; 故选C。 2.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感知理解。 (1)解题时首先感知文本内容,从文中提炼概括信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找出该词语指代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指代的内容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是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奇观是: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种景象非常壮观。据此理解作答。 (2)解答此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关键词语加以分析。第①段中“从山脚向上望”可以看出此时的观察点是山脚。⑦段的“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一句中“向上看”和“向下看”可以断定此时是在山腰。“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等句子暗示了老山界又高又险的特点。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对多角度写景的分析。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感官,例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在所给的段落中找出例句加以分析即可。示例:“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通过触觉表现了写天气寒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释)①邑人:同属一县的人。②谒():拜访。③泯:灭,消失。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但当涉猎____

(2)即刮目相待____

(3)未识书具____

(4)以钱币乞之____

2.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何陋 B.稍稍宾客父/意将隧入以攻后也

C.蒙辞军中多务/非淡泊无明志 D.结友别/人不知不愠

3.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父 异 焉 借 旁 近 与 之 即 书 诗 四 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甲文的吕蒙让人“刮目相待”,乙文的仲永“泯然众人”,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写诗人离京东行。

B.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C.后两句写诗人辞官归隐,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本诗构思新颖,一改历代文人对花落泪的情调,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2.请你谈谈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述了一个传奇故事的叙事诗。

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其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大。

D.那边走、漂亮,这两个加点词都是介词;安慰别人履行职责都是动宾短语。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C.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D.如今初中生近视问题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查看答案

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jié)问   商酌(zhuó)  譬()如    悲天悯(mǐn)人

B.修葺()    猥琐(suǒ)   拖沓()    怏怏(yàng)不乐

C.累赘(zhuì)  菌(jùn)子   凝(líng)望  心有灵犀(

D.俯瞰(kàn)   愧怍(zuò)   吞噬(shì)   气冲斗(dòu)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