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我有我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贴近...

请以“我有我的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贴近生活,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范文: 我有我的快乐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春天的大雁,快乐是夏日的冰激凌,快乐是冬天的棉袄。 快乐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而我的快乐是和姐姐一起,一起哭,一起笑。 窗外的雨滴声在不断的回响着,突然听到了客厅传来凶狠的声音,哦,原来是妈妈的声音,她正在劈头盖脸的训斥的姐姐:“你怎么还在写作业?不会写你就问老师,不要一直拖,看看你妹妹早就做完了”。虽然妈妈老是把我和姐姐作对比,但姐姐从不会记恨我。我走到门口,看到了伤心的姐姐,突然我想起了姐姐,一直都很努力,无论作业有多少她都会把它完成。可妈妈永远不理解她,想到这我情不自禁的落下了心疼的眼泪。我走到姐姐面前,让她别伤心,我陪着她一起写,就这样,我们一起写作业,写到了12点,虽然已是深夜,我们都十分疲惫,但我很快乐,可以陪着姐姐一起忘记伤心,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我与姐姐有时也会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执,记得上一次我和她约好了一起去看电影,但是到了电影院后,我和她想看的电影却不一样,于是我和她就在那里争执了大半天,等到我们还在争执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后来我和姐姐都一起笑出了声,但我们都没有责怪对方,最后我们选择一部我们都不喜欢的电影,但我和姐姐十分享受,因为我们有对方陪伴着。 快乐是雨中顽童的一路欢笑,快乐是深夜中的一缕安慰,快乐是争执中的互相陪伴。 我和姐姐的快乐就是我们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陪伴,我和姐姐的快乐,都隐藏在对方心中。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我有我的快乐”中主语是我(主人公),即文章通篇主人公为“我”,多数笔墨围绕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件展开,不能 “喧宾夺主”,变成一篇叙述他人的文章。“快乐”我们可以有如下理【解析】 一种是写快乐的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快乐的气息。如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写一家人中秋赏月对对联、猜谜语的趣事,生动俏皮;如写拥有缤纷多彩的童年,写了童趣两三事情。都是明显让人感到快乐的。一种是记叙自我成长经历的事情,如关于母爱的、父爱的、朋友的,因此感觉到内心的幸福和快乐。另外,我们还可以理解为这种快乐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是我自己“专享”的,是自己陶醉其中的,例如读书的乐趣,运动的乐趣等等。 由于主人公是“我”,所以选材时一定要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材料,突出真情实感。注意安排好详略,这一类必须要在文章中或者结尾处写出你感到快乐的原因,即把拥有快乐的内心情感充体现起来,避免脱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祥子拿着两包火柴,进了人和厂。天还没黑,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

“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车呢?”

“车?”祥子啐了口吐沫。

“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

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

祥子一边吃,一边把被兵拉去的事说了一遍。

(1)说说祥子的车哪儿去了?

(2)祥子拿给刘四爷的三十块钱是从哪来的?

 

查看答案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是靠水力发动的。______

(2)《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后一部。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统计发布)

榜单名次

书名

榜单名次

书名

第1名

《红楼梦》

第2名

《百年孤独》

第3名

《三国演义》

第4名

《追忆似水年华》

第5名

《瓦尔登湖》

第6名

《水浒传》

第7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8名

《西游记》

第9名

《尤利西斯》

第10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材料二:我坐在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

(摘自《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有删改)

材料三:李伟明先生在《闲看图书印数》一文(见《文汇读书周报》2011-3-11)中说道,“比起上世纪80年代,现在的图书平均印数要少得多。如今的图书,发行5000册就算不错的,能上万则是‘畅销’了。”李先生认为,这种图书印数少的背后则有图书品种丰富的好现象。对此说法,我当然认同。因为当今的图书出版的品种的确呈现为一种多元丰富的状态。然而,从目前的单本平均印数的大幅度下滑的现象看,这无疑也暴露了国人对于图书需求量的锐减的事实。抑或说,从其中我们亦可以窥见当下中国的真正坚持购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的状况。

(摘自《中国人读书之现状》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我国“四大名著”也上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

B.中国人也在阅读,但大多是网络阅读,片段信息阅读。

C.有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D.中国图书印数少的背后充分说明了图书品种的丰富。

2.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的依靠

顾晓蕊

①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

②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定定地站在那里。

③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

④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

⑤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父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

⑥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部队。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

⑦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我和父亲,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掖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

⑨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我们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我突然心里酸酸的,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

⑩日后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

⑪记得那一年我12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⑫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⑬父亲在波浪般的花丛中横冲直撞,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从峭壁坠落,被一截树桩挡住,我吓得浑身发抖。父亲拼命把我拉了上去,我紧紧地,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肩头,大声哭泣。

⑭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死而复生”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就像靠着一座坚实而温暖的大山。

⑮父亲喜欢读书,喜欢一边翻书一边诵读。

⑯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写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⑰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狠命撞了一下。

⑱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

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揉了揉眼”这一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不敢相信父亲回来的事实。

B.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我与父亲间的隔膜,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具体可感。

C.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感先后经历了:排斥、厌烦、感动、依恋、崇敬、感念。

D.本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按时间顺序叙述往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2.文章围绕父亲和“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

八岁时,________

十岁时,________

十二岁时,________

上初中时,父亲为我购买课外读物,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

3.结合语境,品味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1)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

(2)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老山界》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符合文意(  )

A.表明红军战士虽浑身紧张,但因后有敌人追兵,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忘记害怕,激动不已。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胆怯、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境中仍爱开玩笑、说笑话、互相打趣的良好心态。

2.阅读文中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指怎样的景象?

(2)第①段和第⑦段写景的观察点分别是        ,暗示了老山界        的特点。

3.选文第⑪段作者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来写景,请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示例:听觉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写出老山界半夜的寂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