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 (1)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默写

(1)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5)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无题》中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露从今夜白 (2)云横秦岭家何在 (3)为赋新词强说愁 (4)千里共婵娟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6)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7)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横”“赋”“婵娟”“蜡炬”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人的一生中都有对前路感到迷茫的时候,前路崎岖坎坷,人就会畏缩迟疑,不敢再往前一步。然而,总会有那么一盏灯,为你带来希望,为你照亮前路,为你指明方向……

请以“前行中的那盏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600字以上。(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车站,年轻人就盯上了那个中年男人,一开始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但想了半天,确定是不认识的。中年男人在车站旁的报刊亭买报纸时,从上衣内口袋掏出一个鼓囊囊的钱包,年轻人偷眼看到,厚厚的一沓火红的纸币,那抹红花了年轻人的眼。公交车停下时,一群等候好久的乘客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上了车,中年人也跟着上,年轻人跟在最后。年轻人不坐那车,他看中的是中年男人的钱包。

②车上已经没座了,中年男人站在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视线看向窗外。年轻人不动声色地站到了中年男人的身旁,车上的人确实是有些多,在一推一搡之间,将年轻人推到了中年男子身边。趁着没人注意,年轻人的手轻轻一伸,已伸至中年男人身上,悄悄地把那鼓囊囊的钱包给“拿”了出来。猎物到手,年轻人想的是赶紧从人群中穿过,到达后车门,等待下一站时,车门打开,悄悄地溜下去。

③巧合的是,在那一刻,中年男人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老马,是我老赵啊,我让你帮我打给山区孩子的钱,打过去了吗?”年轻人心头微微一动,迈出去的脚不由得停顿了下,听着中年男人继续说:“对,对,就是那10个孩子……”中年男人的电话声音很大,还能听到那边男人的声音:“老赵,那可不少钱呢,一个人一学期1000块钱,10个人就是10000块啊,你这么些年一直无私地资助他们,值得吗?”中年男人笑了:“当然值得了。你忘了?我们上次去山区,看到的那些孤苦的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其实我也就那么点微薄之力,能帮就帮吧。想想咱们小时候多苦,缺吃少喝,本来还想着读个大学,可没钱啊,没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上,要是当时有人资助下咱们,那改变的就是咱们整个人生啊……”

④中年男人说得挺坦荡的。年轻人的心却是平静不下来,老赵,老赵……年轻人嘴角默念了几句,像是有些恍然似的。年轻人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年轻人向旁边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借了一支笔,还有从作业簿撕下来的一张纸,靠在一根杆子处,在纸上写下什么,挺郑重其事的样子。

⑤车子走走停停,已经好几站了。坐车的人比起刚才似乎是更多了几个。车子在一个颠簸摇晃之时,年轻人的身子猛地撞了中年男人一下,中年男人一惊,警觉了一下,用手碰了放钱包的上衣口袋,鼓囊囊的,还在。又一个站到了,年轻人随着下车的人流往后门走。下车的瞬间,年轻人转过头,很认真地看了中年男人一眼。

⑥几年前,年轻人也是中年男人资助的学生之一,因为家庭变故,年轻人终是放弃了学业,一头栽进了社会的泥潭。

⑦中年男人掏出钱包,看到了里面塞的一张纸条,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对不起。中年男人很欣慰地点了下头。其实,中年男人早就认出了年轻人,那个电话,中年男人是打给年轻人听的,在年轻人拿去他钱包时,他就已发觉。中年男人过年轻人一次,这次,是了一个浪子回头洗心革面。

⑧马路边,公交车已慢慢远去,对着车子离去的方向,年轻人很认真地鞠了一躬。

1.文章以“钱包”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A______—B______—C______—检查钱—掏出钱包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写出文章第⑦段中两个加点字“渡”分别在文中的含义。

 

查看答案

班级正在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主题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今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在现场,来自靖西市的壮锦工艺师展示了以广西民族风情和文化为题材的壁挂、披肩等壮锦成品。王浩在参观后说:“这些壮锦图案颜色都土里土气的,早过时了,该淘汰了。”“如何看待文化遗产”这个话题一时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下图与一则神话故事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上联:保护文化遗产

下联: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争渡,争渡,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愚公移山)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乱不断,家人音信极其珍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臣____  (2)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阅读这则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