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目前,崇左市某中学正在推行“课外阅读”活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1)[观点论述]活动中,有家长提出质疑,认为进行课外阅读会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专心学习。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我国“囊萤映雪”读书小故事中的一个故事。请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围绕活动主题,将下联续写出来。
上联:书山觅宝勤为径 下联: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空。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天净少·秋思》中点明主旨,表达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默写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②,于斯③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颜渊》)
(注释)①兵:军队、战备、兵力。②去:去掉、去除。③斯: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足食 足: (2)民信之矣 信: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选文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古文段阅读理解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淫慢则不能励精 B.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驰
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B.夫君子之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
C.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学而笃志 D.非学无以广才 学而不思则罔
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漫”“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4.把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早春景象,烘托出一种飘零的哀伤愁恻的气氛。
B.“闻道”写出了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写出了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
C.最后两句,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托明月传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D.这首七绝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人为什么要睡觉
①吃饭、睡觉,这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有谁想过,人为什么要睡觉?
②在睡眠原因的推测中,比较著名的有能量保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睡眠只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1975年,美国神经科学家伯格提出睡眠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基础代谢率,使获得的能量得以保存,并且恢复白天丢失的能量。动物是从慢波睡眠中开始进入冬眠状态的,其慢波睡眠的特点与人类睡眠高度相似,提示睡眠可能和冬眠现象有着共同的目的――保存能量。
③但目前,反对这种观点的呼声非常高,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睡眠大约可以节省5%-10%的能量,最多不超过15%,节约的能量非常有限,恢复和保养可能过于粗糙和简单。甚至有人说睡一晚只能帮人类节省约110卡路里,仅相当于一个热狗面包的热量。这说明,除了帮助节约能量,睡眠对人类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
④与能量保持理论不同,还有人提出了睡眠的功能论。这一派学说认为,睡眠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比如“记忆巩固”,不少睡眠剥夺实验显示,睡眠会影响长期记忆的巩固。
⑤睡眠对记忆具有保护和巩固的作用,良好的睡眠对于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神经成像等技术手段,人们发现了记忆在睡眠中得到保护的更多细节。在睡眠过程中,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会进行重激活,重新播放一遍。这些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睡眠过程中特有的脑电波密切相关,包括纺锤波、慢波等。
⑥这几年来,“突触稳态说”异军突起。突触稳态说认为,突触作为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在人清醒的时候,新信息不断输入大脑,为了适应信息传递的需求,突触活动不断增强。但是突触不能无限活跃,否则将再没有空间来形成新的记忆。而睡眠期间由于和外界刺激的相对隔绝,突触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休息,突触的相对回缩为新一天接受信息的输入、学习新事物做准备。为了解释睡眠和记忆巩固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提出了系统巩固假说。该假说认为,记忆的巩固,主要依靠前额叶和海马区的配合来完成。海马区负责临时储存白天形成的新记忆,而睡眠过程中,前额叶则把临时储存的记忆分配到全脑去。
⑦此外,关于人类为什么要睡觉,还有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身体免疫论等推测。上述理论分别从代谢、免疫等角度来阐述睡眠的功能。恢复与修理功能论认为睡眠使得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整和恢复;而身体免疫论发现,睡眠可以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水平,认为建康的睡眠可以帮助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和再生免疫功能等。
⑧关于睡眠的原因,每个理论都有一些合理的地方,但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选自《科技日报》2019/07/19,有删改)
1.下列关于“人为什么要睡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睡眠的能量保持理论认为睡眠和动物的冬眠现象一样,都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
B.睡眠的功能论认为睡眠不仅能保护和巩固记忆,良好的睡眠对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作用。
C.睡眠的“突触稳态说”认为睡眠能让神经元信息的传递通道“突触”休息,为新一天做准备。
D.睡眠的系统巩固假说认为睡眠时前额叶会把海马区白天临时储存的记忆分配到全脑。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既点明对象和说明内容,也能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2段中加点词语“高度”是程度很高的意思,准确地说明睡眠和冬眠的相似程度。
C.第3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睡眠节约的能量有限。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通过不同的学说理论的验证过程和理由说明了“人为什么要睡觉”。
3.下列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美国神经科学家伯格认为睡眠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保存能量,恢复白天丢失的能量。
B.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人类大脑中特有的纺锤波、慢波等脑电波有密切关系。
C.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认为睡眠能让白天工作疲倦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整,并恢复记忆。
D.睡眠能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水平,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