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回味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踏入初中生活,...

作文

回味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踏入初中生活,你应该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有时候,一句话、一张笑脸、一个眼神乃至一片云、一个动作、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这件事令人回味”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得抄袭和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范文: 这件事令人回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胆小的自己。 ——题记 雨噼里啪啦的下着,窗外白茫茫一片,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乌云密布,我站在窗前,陷入了回忆。 记得那是一个明媚的早上,我与父母去爬泰山,由于我的贪玩,落在了他们后面。瞬间,乌云笼罩了整座山,潮湿的空气吹着我的脸庞,狂风吹动着山上的一草一木,我不禁产生了惧意,着急着向上爬去,内心的燥热和寒冷的山风使我头疼剧烈,我一屁股坐在石阶上,找了半天还是没见到父母的身影,年幼的我经不起这打击,呜呜地哭了起来,雨如同开阀的水库一般从天空落下,雨水落在我早已湿润的脸上。 “咚、咚、咚”—种沉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仰起头,原来是一位泰山挑夫,沉重的扁担在他身上形成一个曲度很大的抛物线,他赤裸上身,任雨滴打在身上,湿润的头发挡在额上,古铜色的脸上透着坚毅和不屈,球鞋踏在石阶上,激起一滩泥水。他渐渐朝我走来,高大的身子蹲在我面前,问:“小朋友,你怎么了?”厚重的声音在山谷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依旧哭泣。然后他用那只长满老茧的手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说:“一件事情即使很难,但只要有勇气去面对,不胆小,不气馁,不管成功与否,他就是个强者。”我呆呆的看着他。这时,他回过头,继续向山下走去。我鼓起勇气,爬了起,,继续也向上走去。这时,我看见挑夫转过头意味深长的对我一笑,我隐约听见那浑厚的声音在对我说“加油”。我立刻充满了信心,不知是雨还是汗早已打湿了我的上衣,头发盖在眼前,我机械式的向上走去,勇气如热量一般慢慢散失,我又一次坐在了地上。建筑物在雾中若隐若现。真是不甘心啊,虽然很想放弃,可是压不住心底那点不甘心,那一点点的不甘心,就像是全世界暴雨都无法熄灭的火苗。耳边又响起挑夫的话语,我再一次鼓起勇气,爬了起来。快到了,就快到了,模糊的路标如同灯塔一般给我希望。隐约看到前方一群避雨的人,我在心中呐喊“加油,快到了”。我蹒跚地走上来,人群中的父母一眼便看到了我,扑过来一把把我抱在怀中。我眺望着自己走过的路程,想到我终于克服了恐惧,我对着山下大吼一声,巨大的声响在山谷里回荡……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乌云,窗外隐约跑过当年那个顽强勇敢的男孩,我嘴角挂起了微笑,那次爬泰山让我克服了自己的胆小,现在回忆起来依旧熟悉,当年的往事已成为现在的回味。 留得往事成回味,感谢当年的自己。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题目“这件事令人回味”,需抓住“这件事”和“回味”两个关键词。“这件事”限定了文章必须围绕一件事来写。“回味”既须有“回忆”,也须有“体会”,只有回忆没有体会是不准确的。本文选材比较广泛,不论是自己亲历的事,还是他人的事;不论是古人的事,还是国家、民族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一件事,都可以拿来写。但又得品出点“味”来。是“回味”就要有“体会”,体会的内容可以是认识,可以是情感,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可以是痛定思痛的酸楚,还可以是思想上的顿悟。本题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时应以回忆为主,将记叙描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用议论抒情画龙点睛。选择生活中值得回味的“素材”,书写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体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特别的家长会

⑴马锦溪担任高中班主任20年了,他是受到省教育厅表彰的优秀德育工作者。

⑵现在,他刚接手的高一(8)班已经召开两次家长会了,但学生吕娟的家长一次都没有来。她对班主任说,她父母都在几千里外的浙江打工,没办法赶回来。

⑶后来有人悄悄告诉马锦溪说,吕娟的父亲在浙江打工,但她母亲在家里没有外出。因为吕娟的母亲特别矮,身高只有一米五,又特别胖,吕娟认为自己的母亲长得丑,不愿让老师和同学看见,所以每次开家长会时她都撒谎说母亲不在家。

⑷马锦溪听了心里一阵疼痛,他决定立即召开一次家长会,主题就是感恩母亲。

⑸开家长会这天,许多母亲都穿上了最时髦的服装,有的还特意到理发店做了发型。她们早早地来到学校礼堂,谈笑风生。

⑹家长会开始了,马锦溪首先做开场白:“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我们恩深似海,尤其是母亲,生育我们时冒着生命危险,养育我们时倾尽心血,然后容颜变丑了,身体变衰弱了,但她们丝毫没有怨言。今天,在这个家长会上,我特意把我的母亲请来了。现在请她老人家上场!”

⑺台下一片哗然,家长们、学生们都在猜想着班主任母亲长得什么样。一位女教师搀扶着一位干瘦、驼背、手里拄着拐杖的白发老奶奶走上台来,台下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

⑻马锦溪把母亲扶在一把椅子上坐下,然后对着台下深情地说道:“我1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把我和妹妹拉扯大。我读初二时看母亲太累,决定辍学回家帮助母亲种地,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后来我读了高中,考取了师范大学,母亲借高利贷让我读书。各位家长,各位同学,你们看,我母亲现在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干瘦驼背,形象丑陋吗?不,我认为母亲的形象高大无比,美丽无比!”

⑼说罢,马锦溪扑通一声跪在母亲脚下,口中大声说道:“妈妈,您辛苦了,儿子永远感激您!”

⑽台下立即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有许多家长与学生都流下了泪水。

⑾这时,班长突然站起来高声喊道:“母亲万岁!”全体家长与学生不约而同地也跟着喊起来:“母亲万岁!”

⑿马锦溪满眼含泪地站起来,他缓缓走到台前,语气深沉地说:“我们班同学中也有一位母亲特别令人尊敬。她个子虽然只有一米五,却像泰山一样支撑着一个家,照顾庄稼,种植蔬菜,喂养牲口,让丈夫能放心地在外务工,让孩子能安心地在学校读书。她虽然身体胖一点,但干起家务来是那样灵活,家里家外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我们去请这位母亲时,没有让她孩子知道。现在有请这位母亲!”

⒀台下一阵骚动,大家都在猜测这位母亲是谁。

⒁一位又矮又胖的妇女在一位女教师的陪同下走到台前。由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这位母亲显得很拘谨,很忸怩。

⒂马锦溪还没有开口介绍,吕娟就飞快地跑到台上。她双手紧紧握着母亲的一只手,然后大声对着台下的同学和同学家长说:“这是我的母亲!以前我认为母亲其貌不扬,害怕在家长会上出现时会令我难堪,所以撒谎说母亲不在家。现在我知道错了。”

⒃说罢,吕娟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妈妈,我爱您!”

⒄台下再一次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同学们笑了,台上的马老师也笑了……

(作者:胡传虎,选自2019年第4期《小小说大世界》,有删减)

1.通读全文,在下列横线处补全小说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班主任马锦溪决定召开一次主题是“感恩母亲”的家长会---_______________ ---马锦溪把吕娟同学的母亲请上台---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个子虽然只有一米五,却像泰山一样支撑着一个家,照顾庄稼,种植蔬菜,喂养牲口,让丈夫能放心地在外务工,让孩子能安心地在学校读书。

3.选文第⑸段和第⒁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说以“特别的家长会”为标题,有何妙处?

 

查看答案

“少年正是读书时”。目前,崇左市某中学正在推行“课外阅读”活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1)[观点论述]活动中,有家长提出质疑,认为进行课外阅读会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专心学习。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我国“囊萤映雪”读书小故事中的一个故事。请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围绕活动主题,将下联续写出来。

上联:书山觅宝勤为径                  下联: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天净少·秋思》中点明主旨,表达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默写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食,足兵①,民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②,于斯③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颜渊》)

(注释)①兵:军队、战备、兵力。②去:去掉、去除。③斯: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食        足:            (2)民之矣    信: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选文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查看答案

古文段阅读理解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则不能励精 B.以修身 C.躁则不能治性 D.年与时

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修身    俭养德 B.夫君子之行    三人必有我师

C.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学而笃 D.无以广才    而不思则罔

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漫”“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4.把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