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大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予尝古仁人之心____

(2)天下之忧而忧____

(3)斯人,吾谁与归?____

(4)请重法以禁之____

(5)自数年之后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3.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1. (1)探求 (2)在……之前 (3)如果没有 (4)有人 (5)这 2.(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3.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去奢省费 轻摇薄赋 选用廉吏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2)句意: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先,在……之前; (3)句意: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 (4)句意: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或,有人; (5)句意:从此几年以后。是,此、这。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以,因为;重,严厉的。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 (1)甲文在写了“迁客骚人”的忧乐观之后,写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忧乐观,最后引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的问题,继而做出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根据“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提炼为“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 (3)甲文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重法以禁之(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去掉奢侈,节省开支,減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可见与甲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印证,作为国君要替老百姓着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析】
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

3.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4.如何理解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5.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  ①  (A.怀疑  B.犹豫  C.诧异  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  ②  (A.升  B.跳  C.现  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____  ②____

2.“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3.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找出来,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横写的作用。

4.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邀请函。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邀请函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晃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公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好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念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衙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却自槽上鞍鞁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地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1)以上文段节选自《    》,作者是   

(2)“瓮中捉鳖”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3)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①结合原著,选文中晁盖犯的“迷天大罪”是指   

②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请结合原著,写出其中的一种及对应的一个人物。

 

查看答案

默写。

(1)俱往矣,________,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树绕村庄,________。(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4)欲说还休,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我们常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