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自康乐以来,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________,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相顾无相识,________。(王绩《野望》)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抓住沙漠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梁甫行》一诗中咏叹家园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答题。
我们总是对生活中的某一刻充满了无限期待,一遍遍在心中描绘着这一刻的模样。当这一刻到来时,有时如我们所愿,有时非我们所愿。
请以“这一刻________我所愿”为题,从“如”与“非”中任选其一填在标题横线处,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描绘这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
(2)充分表现自己“这一刻”的心理活动;
(3)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
(4)请勿套作,不得抄袭;
(5)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6)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学校开展“经典古诗文朗诵”比赛,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请根据下表介绍两种参赛形式。要求信息完整、连贯通顺、思路清晰,适当加入连接词。
集体朗诵 | 个人朗诵 |
以班级为单位 | 班内选一名学生参赛 |
比赛得分计入班级团体总分。 | 比赛得分计入团体总分,同时作为个人奖评选依据。 |
2.以下是主持人针对比赛意义的发言提纲,其中与其它各项逻辑衔接不恰当的是
A. B.
C. D.
3.赛后有小记者对观众进行了采访,以下提问和回答的语言都不够简明,请修改。
小记者:你好!请问你作为观众,你看到大家的表现,你认为大家的整体表现如何?
某同学:我看到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精彩,我认为大家的整体表现都非常不错,可以看出准备的十分充分和用心。当中还有几个是我们班的同学呢!
西塞山①怀古
〔隋〕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③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④。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⑤,故垒⑥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②王濬:晋益州刺史。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③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④石头:指石头城,王濬率船队,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投降。⑤四海为家日:指国家统一。⑥故垒:旧时的壁垒。
1.根据本诗所体现的季节判断,填入诗中空缺处最恰当的是
A.潮 B.暖 C.江 D.寒
2.本诗与杜牧《赤壁》一诗都有怀古之意,但凭吊古迹所表达的感慨有何不同?请简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①
〔唐〕王维
近腊月下②,景气和畅,故山③殊可过④。足下方温经⑤,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⑥,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⑦,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⑧,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⑨复与疏钟⑩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⑪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⑬。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⑭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⑮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注释)①裴秀才迪:裴迪,王维好友。秀才,唐代对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的称呼。②下:末尾。③故山:指王维旧居的辋川山。④过:过访。⑤温经:温习经书。⑥感配寺:寺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⑦灞:灞水。⑧沦涟:水波纹。⑨舂chōng:捣米。⑩疏钟:稀疏的钟声。⑪仄:狭窄。⑫矫:举。⑬雊gòu:雄雉鸣。⑭天机:天性。清妙:清远妙悟。⑮黄檗:一种香料植物。⑯不一:不能逐一地详细说。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B.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C.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D.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2.表明作者写这封书信目的的语句是
A.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B.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C.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D.山中人王维白
3.《小石潭记》中同行有五人而作者却说“寂寥无人”,请摘录本文中情形、情感与之最相似的句子。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与山僧饭讫而去 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B.因驮黄蘖人往,不一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C.然是中有深趣矣 问今是何世,乃不只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D.清月映郭 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学会“拐弯”是人生大智慧
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105岁了①,除了耳朵需要带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辍,每月都有一篇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一次,央视主持人崔永元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百年人生的智慧,更是对人们的忠告。
从人成长的轨迹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等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一种转折。许多由挫折走向成功的人和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北大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便利用3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是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却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的影片获得了金球奖。他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成了畅销书。
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的。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停拐弯中才前进的,在不断拐弯中才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三民主义”,经受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9次选择,也就是9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升”。
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
(注释)①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1.下列对“拐弯”的理解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拐弯”是达到人生终点的必要条件。
B.“拐弯”是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
C.“拐弯”是在新的落脚点获得新的发展。
D.“拐弯”是一种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
2.下列选项填入文中末尾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人生道路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面对,说不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B.人生经历多次挫折磨炼和失败的考验,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毫无益处的。
C.学会“拐弯”不只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D.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一定要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拐几个弯。
3.除了“拐弯”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生智慧?请根据划线句内容,就“人生智慧”这个话题,
用下面的句式作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证合理。从人的成长轨迹看,……。有人说,……。由此可见,……。
4.下面是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中的语段,请比较文本与该句在语言特点和论证角度上有何不同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