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悭吝”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写出罗刹的丈夫和孩子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②孙悟空为何要借芭蕉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 吴承恩 吝啬,小气。 借扇之意,不会如心。 ①丈夫是牛魔王,孩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②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火焰山。火焰山终年烈火熊熊,无法通过。孙悟空欲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烈火。 【解析】 (1)考查名著故事情节的积累及理解能力。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段文字出自名著《西游记》,该小说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2)考查对句子重点词语的理解。“悭吝”,拼音“qiān lìn”;亦作“悭悋”。释义:吝啬;小气。 (3)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改写句子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本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题干要求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解答时需注意:①去掉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将其改为肯定词;②有“不”去“不 ,如“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应改成“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③把问号改成句号,文中“借扇之意,岂得如心”意思是“借扇之意,怎么能够让你称心如意”,根据解答方法进行修改即可。 (4)①考查名著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掌握。从题文孙悟空与铁扇公主之间的对话中可知,该情节为“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四人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即文中的“罗刹”。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之母。罗刹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孙悟空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又叫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 ②考查名著中主要故事情节的掌握。根据《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可知唐僧师徒四人赴西天取经,为火焰山所阻,需要用芭蕉扇扇灭火通过,所以孙悟空去向铁扇公主借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这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道德精华,这也早已成为了我国人民的立身处世之根本。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此外,我国的语言体系里还有大量诸如“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样称赞诚信精神的成语。

请以“诚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②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查看答案

作文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寄语激动人心,是的,唯有心怀梦想,方能不负年华;唯有努力奔跑,方能不负此生。

请以“努力奔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承白居易诗的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起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

B.颔联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但诗人的理想仍在。

C.尾联点名酬答之意,照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D.这是一首抒情言志诗。诗中不免有被贬的辛酸,但更多的是展现诗人积极向上、狂放不羁的人生态度。

2.期末考试,小明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的朋友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安慰小明。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各句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路转       回:曲折、回环            泉香而酒     洌:清冷

B.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倒下                醉翁之       意:意趣、情趣

C.伛偻提携       伛偻:文中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D.树林阴       翳:遮盖、遮蔽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表示时间长,可译为“很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面对古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三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抑郁和苦闷。

C.第四段“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数字,写出了宴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

D.这篇山水游记打破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多用对偶、铺排、骈散等写法,融入更多的议论与抒情,成为新的经典。

4.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一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阅读链接)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五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