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田园(秋也)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

    父亲的田园(秋也)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影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争奇斗艳,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模样,已经惹人垂涎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个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土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楔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里。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好,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轻车熟路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翅膀,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演。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题思想。

2.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3.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楔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4.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5.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要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要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

 

1.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出园以及父亲在出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2.文章首段对父亲的田园的环境进行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奠定感情基调。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错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4.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友爱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意思相近即可) 5.示例:父亲的园子,像一只美丽的摇篮,盛放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盛放着我对父亲的怀念,更盛放着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合乎要求,表达完整、流畅即可。) 【解析】 1.通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脉络。在理解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主旨。第①段主要对父亲的田园做了具体生动的描绘,第②至⑤段写了父亲在园子里辛勤劳作,同时也叙述了我在园子里的快乐的童年生活。据此得出:本文通过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已经对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2.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首段描写父亲的田园,有麻雀、有大树、有绿荫、有鸟鸣,有花儿,有果实,由此可以看出父亲田园的幽静与美丽,园子之所以有这么美好的环境,与父亲的辛勤劳作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园子这么美丽,“我”才对园子如此热爱,本段的环境描写,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3.赏析句子注意结合赏析的角度,并结合关键词进行分析。这句话可以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描写的角度来看,“吐”“握搓”“举起”“锲入”这些都是动词,故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这是对父亲刨地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这动作是一气呵成的,由此看出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从中也能看出“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从修辞的角度来看,“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一句把锄柄比作了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故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作用是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在这里是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动作的优美。作者将劳动时常见的动作描述得如此之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4.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可以看出父亲很热情,热爱邻里乡亲;结合“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可以看出父亲很热情好客。 5.此题考查对结尾段作用的把握。在内容上,有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丰富文章的作用;在结构上,有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升华主旨,画龙点睛,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的作用。所以补写的结尾要能呼应前文,并能表达感情,点明主旨。本文主要对父亲的园子做了具体的描绘,写了父亲的园子里的辛勤劳作,也写了“我”在院子里的度过的快乐的童年生活,故补写的内容要能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本文抒发的感情的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已经对故乡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补写的结尾也要能体现这一点。并注意结尾要简洁。据此进行补写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下列相关任务。

(1)(观点论述)一名游客在景点处涂鸦,有人上前劝阻,该游客振振有词:“古人常有题壁诗,我为什么不能画!”对这名游客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2)(对联续写)结合第(1)小题的内容,根据上联补齐下联。

上联: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   

下联:(填6个字)

(3)(新闻概述)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昨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法国皮诺家族当日在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铸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学会专家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回归的分量最重、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鼠首、兔首回归后,很可能入藏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介绍,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铜铸像中的两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

选段中《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在这本书中,_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5)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6)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李清照在《渔家傲》词中化用了庄子的典故和仙山的传说,表达有高飞之志、向往理想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__。”

(8)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出将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查看答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________”这几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官,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其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勿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有删改)

(注)①脱粟:吃糙米饭。②艺:种植。③曩:从前。④ 发:打开。⑤橐(tuó):口袋的一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岂不大丈夫哉(是) B.得志,与民之(遵循)

C.御史学官(到) D.属吏伏谒(都)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倒悬/父命 B.独行道/迁淳安知县

C.顺为正者 /谒当属礼 D.是焉得大丈夫乎/昨闻海令母寿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又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先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中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5.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