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生活中我们常为一处风景、一次相遇、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停住脚步……。请以“那一刻,我...

生活中我们常为一处风景、一次相遇、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停住脚步……。请以“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范文: 那一刻,我停下了脚步 曾几何时,"快”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饭有快餐,购物有收递,照相有快照……这让我们的生活如奔驰的列车快速向前,可也使我们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其实,有时停下脚步,慢下去,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中午吃完饭后,我觉得有点饱,于是就带弟弟出去转一转。天不是很热,阵阵微风拂面,非常凉爽惬意。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条小路边,啊,是我上小学时天天都走的那条路。记忆中,路边有一个因堆积垃圾过多而臭气熏天的池塘一一或是叫垃圾坑更合适些。毕竟那里承载了我儿时的很多回忆,我决定去那里转转,就当是重温一下童年生活吧。 “哥,那边是我的学校,去那里干吗?"弟弟不解地问。 "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学校,我原来也在这儿上过小学!几年没来了,想来看看。"我说。 “哦。” 过了熟悉的两排大杨树,就望见曾无数次掩鼻而过的池塘了。啊,这是我童年的那个池塘吗?眼前的一幕让我不由驻足凝望:池塘里荷花一片,红的、白的就像这池塘中的精灵,在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碧绿的荷叶也随风摇曳,仿佛在为荷花伴舞。一阵风吹来,荷的清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让人沉醉。低下头,水中的鱼儿正游来游去,有的还在石缝里钻来钻去,多像我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捉迷藏…… "哥!" 弟弟的叫声把我拉了回来,大概是看出了我的诧异,弟弟解释说: "我刚上小学时,这儿可臭了。后来村里人一起商量,说是要让大家住得开心。后来大人们把垃圾都清理了,又种了荷花,放了鱼苗……” 听了弟弟的话,我不由感慨:如果我不是因为无所事事,不是因为忆起陈年的话事,大概也看不到这番美景吧!自从上了初中后,学习任务骤然增加,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真的有一种和时间赛跑的感觉,所以很少认真地看云卷云舒,听花开花落……哎,也不知因此错过了多少良辰美景! 荷的清香又一次袭来,似乎是在告诉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适时地停下脚步。这样,我们才能嗅见别样芬芳,看见姹紫嫣红!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那一刻,我停住了脚步”以“我”为中心,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停住了脚步”表现了自己的心理感受,也许是被震撼,也许是被感动,也许是醒悟……“那一刻”是本文构思的难点,“那一刻”,是时间上的限制,即时间是短暂的、瞬间发生的,文章中你可以写一天甚至更长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但你必须写到“那一刻”,而且“那一刻”之前的叙事都是为“那一刻”发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服务的。“那一刻”是一个细节,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一副画,是一个动人的场面,是“真善美”的凝聚,是“假恶丑”带给人的震撼。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一个情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真切的体会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四两拨千斤"。 选材时从自身写起,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例,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来突出中心,安排好详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瓦,乡村的鳞片

①我常想,第一个发明瓦并使用瓦的古人,一定是一位很有情怀的人吧。他一定是一位隐居乡村、喜欢亲近泥土的人。因为瓦是用泥土烧成的,一片片瓦覆盖在屋顶上,其实是一抔抔土包绕在屋顶上。屋内的人,可以终日闻得到泥土的气息。

②小时,居在乡村,最喜欢的事就是爬上村中那棵最高的古柏,闻着柏树枝好闻的清香,然后像鸟一样,俯瞰整个村庄。那一座座房屋,像一条条安静的鱼,错落有致地卧着,瓦是它们身上细密的鳞片,有青瓦、红瓦、灰瓦……于是,我的眼前就有一条条青色、红色、灰色的鱼,在绿树丛中掩隐着。

③瓦上也有树,是瓦松。它们生长在瓦的缝隙间,瓦为它们沉淀了泥土,它们为瓦奉献了一片绿荫。它们还叫屋上无根草、向阳草、瓦宝塔、瓦莲花……祖母在世时,说瓦松可是宝呢。有一次邻家二哥被烫伤了,祖母让人上了自家屋顶,采了一株瓦松下来,再从村里的大柏树上摘了几簇叶子,掺在一起,放在蒜窝里捣烂,给二哥敷上,几天后他的烫伤就好了。

④秋天时,瓦上铺了落叶,一片金黄。有时,会晾晒着带秧子的花生、黄豆,还有一些干菜。晒得差不多了,就用杆子挑下来。更多的时候,瓦上是鸟的广场。喜鹊、斑鸠、鸽子、黄鹂……还有很多生活在村庄里的鸟,它们悠然自得,在这里休憩,散步,或者谈情说爱。没人来打扰它们。这里是它们的领地,不过,也有不安全的时候,有时猫会来侵犯,有时,我也会窥视它们。它们会与我遥遥相对,但相顾无言。

⑤与瓦最亲近的鸟,是麻雀。它们栖身在屋檐的瓦下,瓦无索无求地为它们遮风挡雨,让它们在自己的护佑下,繁衍生息。

⑥瓦喜欢雨。在雨中,瓦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雨在瓦上弹琴,每一片瓦都是它的琴键。淅淅沥沥的,是小雨;噼噼啪啪的,是雨势增大;密密匝匝的,是大雨滂沱了。雨天,我喜欢拿个板凳,坐在檐下,听或高亢或低回的雨中瓦之曲。雨水顺着瓦垄流下,成为细细的瀑布,砸在地上,蚀出一个个坑,溅起一个个漂亮的水花来。如在冬天,瓦楞上垂着长长的透亮的冰凌,掰下一块含在嘴里,嗯,好吃,有着天空的味道呢。

⑦晨光夕月里,瓦檐下出入往来的,总是农人荷锄肩犁戴笠的身影。晚归的瓦屋下,总有温暖的灯光散逸。记忆里,劳作一天的父亲咂嘴抿着温热的米酒,母亲则埋首于未完工的针线活,那是我们兄妹几个新年的衣服。生活的厚实、温暖,烙印心间。

⑧瓦深深怜惜与遮庇我们。孩童幼齿脱落,踮脚将它掷向瓦顶,成长的时光自有一种庄重的期待。“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端午过后,瓦上躺着孩子们腕上系过的五彩丝线……人间烟火的纷闹,乡风民俗的传承,曾慎重地交付于瓦。

⑨我在瓦下,生活了很多年,后来成为了一尾鱼,游到了城市,那里没有瓦。于是,我常常怀念故乡的瓦。

⑩可是,故乡的瓦越来越少了,终于有一天,老家的瓦房也要拆了,当房屋被推倒,一片片瓦倾落在地时,我听到了一片片凝固的旧时光破碎的声音。从瓦砾中,我拣出一片残存的瓦,带回了城市。

我相信,一个村庄的衰老,是从一片片瓦消失开始的。这片进城的瓦,是乡村脱落的鳞片,我希望它能永远让我记得起,我的村庄还未老去时的样子。

1.说说文章以“瓦,乡村的鳞片”为题,有什么妙处。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⑧段画线语句的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⑾段加波浪线句子“一个村庄的衰老,是从一片片瓦消失开始的”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分析第④段“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一句中“必然”一词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它把圆柱形修改成半椭圆形,显得优美雅致得多;它又在这个球体上加工出一个精巧的曲面,与球体仍连结在一起,这就变成了一个梨形,变成了一个带颈的葫芦。这样一来,这就是一件非常漂亮的艺术品了。圣甲虫所做的正是美学要求我们做的。

——(《圣甲虫的梨形球粪》)

(乙)我看见蝎妈妈用大颚尖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后把薄膜吞下。在给小宝宝剥胎衣时蝎妈妈倍加小心,犹如温柔慈爱地舔食胎衣的母羊和母猫。尽管工具很粗糙,但宝宝那细皮嫩肉上没有任何伤痕,也没有伤筋动骨。我简直是惊呆了:蝎子是最先把近乎我们人类的母爱传给自己孩子的。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1.《昆虫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__(作者名)

2.作者曾说“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阅读(甲)(乙)两段,说说作者分别有怎样的生命发现。

3.下面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昆虫记》是作者花了三十年时间写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昆虫记》作者把昆虫放在盒子里、浸在酒精里细致地研究昆虫。

C.《昆虫记》语言诙谐,行文活泼,作者被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D.《昆虫记》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弆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释)①论:定罪。虞常,密谋反单于,事败被抓。②拟:比划。③弥:充满。④膏:做肥料。⑤羝():公羊。乳:产子。⑥弆():藏。⑦节旄:节上饰有旄牛尾的毛。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

单  于  使  使  晓  武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大丈夫                   ⑵以顺为

⑶威武不能                ⑷主背亲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⑵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4.阅读(甲)文,画线句连用两个反问句有何妙处?

5.苏武能否称为(甲)文中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请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一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