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通过开展硬笔书法讲座,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
D.进入初中已经半个多学期了,我却常常在梦中看到小学老师慈祥的面庞和熟悉的声音。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假期,各个购物商场人声鼎沸。
B.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杯子”这些词。
C.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赵本山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在场的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粗犷(kuàng) 分歧 花团锦簇(cù) 翻来复去
B.菜畦(wā) 取决 拈轻怕重(zhān) 喜出忘外
C.狭隘(yì) 诀别 人迹罕至(hǎn) 见义思迁
D.热忱(chén) 感慨 咄咄逼人(duō) 麻木不仁
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题目一:
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我们换位考虑问题。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换位”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感情真挚;(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说明文阅读,完成各小题。
桌与案
马未都
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
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就掉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案头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
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
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
——(选自《读者》,有删改)
1.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
2.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
(2)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的案腿部非常夸张,衙门里使用的案则翘头非常高。
B.桌最早指木质的桌子,侧重实用功能。后来写成卓越的“卓”,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
C.案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家具,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
D.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有高下之分的。
4.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