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性疏脱,不耐羁锁①,不幸犯东坡、半山②之癖,每杜门③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竟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
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④与俱行。茶铛⑤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选自袁宏道《游惠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羁锁:羁绊,束缚。②半山:王安石。③杜门:闭门。④开:袁宏道之子。⑤茶铛:温茶的器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B.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C.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D.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
(2)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
3.作者说自己“性疏脱,不耐羁锁”,请你联系文中内容,谈谈对此句的理解。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______
(3)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人抒情,过渡自然。
2.“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闲xiá①( )既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灵魂的状态。它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人们得以沉思默想并和外界和睦相处,心灵因而获得力量和滋养。由此,我们把握住了理解整个世界及其最深邃本质的qì②( )机。古人曾经深谙(甲)(A.熟悉 B.背诵)闲情之妙,“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___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这种状态不知不觉消失殆(乙)(A.疑惑 B.几乎)尽,我们忙碌到没有时间体验自然、感受生活,更没有时间去思考人生的严肃问题。
(1)文中①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处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
甲处_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_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人下列三个句子,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①意境馨香而又空灵 ②心绪寂寞而又安适 ③情致随性而又自然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唐诗三百首》,使我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真正学好语文,就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C.吃饭的时候切忌不要大声说笑,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
D.《艾青诗选》成功的原因是由于诗人借助鲜明的形象来表达浓烈的情思。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6)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7)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9)《行路难(其一)》中比喻人生充满艰难险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