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虽然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同在一个城市;同...

作文。

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虽然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同在一个城市;同在一个小区、校园或者班级,同学同行,但我们不一样,你有你的特点,我有我的个性。

请结合自身的经验,以“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等相关信息;(3)不抄袭他人作品,字数不少于500字。

 

范文 不一样的我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你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不知道就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我个子不高,总喜欢扎一个马尾辫,走起路来摇来摇去,我有一张瓜子脸,两条黑黑的眉毛浓浓的,像两只毛毛虫,我的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大大的黑葡萄,每天都滴溜溜地转个不停,我那扁扁的小鼻子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好像一秒嘴里就会蹦出话来。 我特别喜欢画画,在学校里,下课铃一响,我抓住每分每秒。拿出我的画册,先用铅笔打草稿,再用勾线笔勾线,最重要的是涂颜色,我把彩笔向后倾斜,把彩笔横面左右来回涂,如果我画的形状是圆形,就要用画弧线的方法,涂完之后,我还要仔细检查,看有没有画漏的地方,如果漏掉,我会把彩笔竖起来,把空白填满,这才完工,瞧!我自己都不禁欣赏起这张画来!一个个栩栩如生,好像要从画册里跳出来一样。 我做事可认真啦!上个星期,该我们这个小组打扫卫生,我拿着扫把,身子向前倾,哼着小曲,在地上扫来扫去,有时,垃圾被压在桌子下面,我就会像大力士一样,搬起桌子,扫出垃圾,突然,我看见地上有一团黑色的东西,我蹲下来一看,呀!原来是一团口香糖,我小心地用手抠了下来,把它扔进垃圾桶,这时,我满头大汗,我想放弃,可我看见别人,都在一丝不苟地打扫,我就做得更带劲儿了,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有点累,但我还是很高兴! 这就是一个特别的我,一个不一样的我! 【解析】 审题:“不一样的我”中“我”是中心语,即所要写的对象。“不一样”作谓语,是“我”的修饰语,是写作的重点和重心。题目的意思就是要写出“我”与众不同。要写出“我”的不一样,就要抓住“我”鲜明而独立的个性,力避大众化和类同化。找准那个点,那个只“我”有,别人没有的特殊的性格,一个写出来马上就能被认出来的个性。再围绕这个“点”重点加工润色,而不要把笔墨浪费在泛泛而谈,先肖像、再优点、后缺点的老套上。老路子写出来的东西是千人一面,像没有表情的尸体,不可能得到高分的。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诗歌和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野菊花

①深秋时节,和朋友一起到太行山中的真谷寺一游。下车,我们就是一惊,只见漫山遍野的金黄战胜了一路的萧条。

②初春时节,我也曾到这儿游玩,那时的植物刚刚吐出嫩芽,整座大山隐约透出种亦绿亦黄的颜色,生机勃发,欣欣向荣。难道那时的黄能持续到现在?

③拾阶而上,一阵山风吹来,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没头没脸撞了过来,勾人魂魄,让人忍不住加快脚步去探个究竟。等我走到近前一看,呀!原来是野菊花。

④放眼望去,野菊花把整个山坡都涂成了金色,山风一吹,也有些许繁闹,但细细去品,每株、每枝、每朵,却无不写着深秋初冬“黄花瘦”的味道,特别是那花,像极度浓缩了的向日葵,站在纤细枝干上,颤颤巍巍。不知名的野草叶已变成了红色,荆棘也已只剩下了冲天的尖刺,它们和野菊花呼应着,更显得野菊花黄得夺目。

……

⑤徜徉在野菊花的海洋中,呼吸着自由自在的味道,虽说没有“案头九月菊花肥”的感觉,但在这里我却从野菊花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这韵味是什么?我的提问引起了朋友的思考。朋友认为是健康。我想是的,这野菊花每天聆听着山风、吸吮着山露,明目、清热、祛火的功效肯定比人工种植的菊花更好。在这里呼吸一下,会比喝一天菊花茶还有效果,但这并没能表达出我对野菊花的全部感受。

⑥我们沿着野菊花簇拥的小道,闻着花香,向山上攀爬。不知不觉又转过了几道弯,野菊花渐渐变得稀疏起来,它与野草为伴,相互交织,促膝交谈;它与枯藤为伍,列立两厢,迎来送往。

⑦来到真谷寺前,仰望壁立的高山,敬瞻古老的石刻,静思信徒的坚毅,畅饮清冽的甘泉,不经意间野菊花又闯入了眼帘,三株、五株,稀稀疏疏,虽没有了山坡上的热烈,但他给人的韵味还在。

⑧信步来到野菊花身边,拈上一朵,嗅上一嗅,特有的菊香沁人心脾,初春我怎么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呢?凝思良久,我终于明白了,在这荒野之中,野菊花再普通不过了,寒冬,它潜藏大地在薄土中蕴积着力量;初春,它悄悄萌发不与百花争春;炎夏,它淹没在一片绿色中甘作陪衬;唯有到了深秋,百花落尽,它才在深山中独自开放起来,清苦而不怨恨,怒放而不争艳,香郁而不张扬。

⑨透过手中的野菊花,眼前就是斑驳的南北朝摩崖石刻,历经千百年的风吹日蚀、人为破坏,他们虽已有点面目全非,但他们或威严或慈祥或圆润或坚挺的面孔与身姿仍屹立在峭壁之上,向游人传递着一种信仰、一种哲学、一种智慧。

⑩不时有游人从身边走过,我不禁想,在这千百年的变迁中,是谁长久来陪伴这大山中的佛像呢?除去清风明月,恐怕就要数这年复一年盛开着的野菊花了!也许正是它们与这些佛像结缘久了,才有了那样的好品行,而这品行又是多少人参禅打坐、清行苦修苦苦追求的呢!

⑪想到这儿,我猛然明白了刚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是什么了。野菊花其实就是山中的禅师,它用它年复一年的生长盛开,来启迪游人的智慧,消除游人的烦恼。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今天我来到这儿才有了神清气爽、心胸开阔的感觉,才让我流连于此忘却了烦恼!

1.你认为第③自然段“一阵山风吹来,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没头没脸撞了过来”一句中的“撞”字妙在何处?说说理由。

2.文中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它与野草为伴,相互交织,促膝交谈;它与枯藤为伍,列立两厢,迎来送往”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最后一自然段“我猛然明白了刚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是什么了”,请结合全文说说,在野菊花身上有着哪些韵味?

4.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代设计的点缀艺术。

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含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歌剧院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给歌剧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

音乐厅的银灰色调从厅的外墙一直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使音乐厅显得清新而高雅。

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虽然不算大,但场内墙壁上的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见,使戏剧场显示出沉静中见跳跃的美感。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

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在不知不觉间,你的情绪就会被带向另一个故事场景……

1.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原文回答。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3.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

“歌剧院”:________

“音乐厅”:________

“戏剧场”:________

4.文章首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三峡(节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水经注·江水(节选)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江水又______

(2)行者谣曰______

(3)途经信宿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

3.下面两句话各自有什么表达效果?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活动分“红旗颂”“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领航新时代”4个篇章,由主题表演、中心联欢表演、群众联欢和烟花表演组成。

20时整,电报大楼响起悠扬的《东方红》乐曲,联欢活动正式开始。70束烟花光柱依次腾空而起,向天安门广场汇集。从建国门到复兴门,璀璨的烟花在广场上空燃起格外明亮的“70”字样。

联欢活动接近尾声,几名学生从金水桥走入人群中,联欢的人们逐渐围上来,几万人合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加入到这次“史上最大快闪”中。

(1)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今年国庆期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根据你的见闻,描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场景,要求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