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移动支付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载体,载体随...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移动支付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载体,载体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付钱时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或微信钱包给收银员扫一下就完成交易了。

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最为重要的支付环节,支付安全是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互联网上,PC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设备用户显然不需要让他人知道甚至共享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保障了支付的安全。当然,移动支付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手机仅仅作为通讯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丢失手机、密码被攻破、病毒木马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损失。

(材料二)

《线下消费支付方式调查问卷》

数据来源:天极网《维度》独家调查

(材料三)移动支付正快速嵌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娱”等各消费场景。在很多人享受手机支付便捷的同时,也有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个新鲜玩意儿真不方便。因此,还应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设计,让手机支付走进视力障碍者、中老年人等“跟不上”的特殊群体。另外要实现手机支付更普惠,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借助每年的金融支付宣传日,提高特殊人群对金融支付的认知;用通俗的语言和案例,提醒老年用户各种支付手段的风险;制作一些小视频、小手册,详细介绍和演示刷卡、扫码、NFC(近场支付)等新支付手段的操作流程;教老人用手机交水电费等,从其身边熟悉的支付场景开始学习、适应手机支付。公安部门也应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让手机支付普惠更多人,要引导不同人群特别是“跟不上”的人群学会使用新事物,带着他们走向新产品新服务,这还需要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努力。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

B.移动支付和目前的银行磁条卡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C.50、60后的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方式远低于70后的年轻群体。

D.老年人喜欢作为新生事物的移动支付,是因为它更安全。

2.读完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说说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

3.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促进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

 

1.D 2.①方便快捷;②相对安全;③使用对象和范围很广泛。 3.①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设计。②给老年人进行相关讲座或指导。③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由材料二图表可以看出,50后有少一半的人使用现金支付;由材料三“在很多人享受手机支付便捷的同时,也有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个新鲜玩意儿真不方便。因此,还应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设计,让手机支付走进视力障碍者、中老年人等‘跟不上’的特殊群体”可知D选项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由材料一“载体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付钱时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或微信钱包给收银员扫一下就完成交易了”“而移动设备用户显然不需要让他人知道甚至共享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保障了支付的安全”可知,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且相对安全的特点;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70后及以后的人群支付方式百分之八九十都以移动支付为主,50后和60后用移动支付的也占半数以上,由此可以看出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和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相关材料,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通读材料三,结合相关语句进行概括。由“因此,还应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设计,让手机支付走进视力障碍者、中老年人等‘跟不上’的特殊群体”可概括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完善产品设计促进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由“另外要实现手机支付更普惠,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借助每年的金融支付宣传日,提高特殊人群对金融支付的认知;用通俗的语言和案例,提醒老年用户各种支付手段的风险;制作一些小视频、小手册,详细介绍和演示刷卡、扫码、NFC(近场支付)等新支付手段的操作流程;教老人用手机交水电费等,从其身边熟悉的支付场景开始学习、适应手机支付”可概括出要多给老年人进行相关讲座或指导,以此促进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由“公安部门也应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可概括出应该加大对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以促进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细说更夫

古代没有钟表,晴朗的白天可以靠日晷利用太阳的移动来确定时刻,阴雨天和晚上则只能用铜壶滴漏,以其滴下之水的深浅度来定时。但这些计时的器物普通百姓家一般没有,因此更夫一职的设置对于当时的广大人民来说十分必要。

更夫,又有“更人”“值更人”等别称,起源于先秦时代的“鸡人”。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司时制度在先秦时期尚未完善,人们靠鸡叫来知晓天明。所谓“鸡人”,最初是官营畜牧业里的养鸡人,他们深谙鸡群习性,最为擅长听辨鸡鸣规律而知晓时间,因此他们逐渐作为报时者活跃在宫廷生活中。随着司时制度的逐渐完善,民间也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守夜并按更报时,于是出现了我们所说的更夫。

更夫的主要职能是守夜报时。古时以更计夜,一更为一个时辰,即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夜分为五更,从落更(即一更)至五更, 也就是从晚上七点到次日凌晨五点。每过一更,更夫便击柝报时,常用的念词除了我们最熟悉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外,还有“鸣锣通知,关灯关门,小心火烛”等,有的更夫还会根据不同的时段使用不同的念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夫还有了宣传教化、防火缉盗等职能。宣传教化的职能源于先秦祭祀中的驱邪活动。举行驱邪仪式时,人们手持类似柝的物什,向各个方位边敲击边念祭词,认为这样可以将邪祟驱逐。后来的司时制度里保留了驱邪仪式中“念祭词”的形式,即用唱歌报时,但歌唱的内容则注入了教化规劝的内涵。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的管控更为严格,更夫到更点时会一边击柝,一边高声喊唱“凡我甲户,钦奉圣谕;谨守律法,各保身家;严禁盗赌,有犯连坐”等句子,这种巡夜报时的唱词成为当时政府在民间宣传教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防火缉盗也是更夫的重要职能。中国古代有宵禁制度,普通民众在夜晚不能随便外出活动。更夫参与当时夜晚的巡逻活动,搜索捉拿可疑人员,提醒人们小心火烛。

更夫的地位十分低下,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三教九流”的划分中属于下九流的职业,甚至常被人们拿来取笑。比如民间歇后语“打更人睡觉——做事不当事”,是用来形容马虎的工作态度;俗语“落手打三更”原意是指更夫错将一更天报为三更天,后用来比喻做错事情……清人甫塘逸士在其《续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及有人看过《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本,结局是“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于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为了表现大家族倾覆没落的惨状,作者安排昔日的公子贾宝玉沦为更夫。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更夫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

(原文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更夫起源于先秦时的“鸡人”,他们的职责是守夜报时、防火缉盗等。

B.因为古代没有计时的器物,因此设置更夫一职来报时是十分有必要的。

C.有的更夫报时念词常因在不同时段而有所不同,“小心火烛”是常用念词。

D.更夫常被人们拿来作为取笑的对象,是因为更夫的社会地位卑微。

2.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成语“半夜三更”中的“三更”是指什么时候?为什么?

3.本文围绕更夫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近大白山

朱明东

①大兴安岭有名山,有顶无尖,体高态峻,南陡北缓,西高东低,半山以上浑浑圆圆,积雪难融,皑皑呈状,故曰大白山。

②车出呼源小镇向西南行驶不到十分钟,大白山就赫然入目。我之前认为,在大兴安岭不会找到太高的山,几百米高就算不错了。在湖北那些年,经常有人问我:你们的大兴安岭高吗?我都如此作答。可眼前的大白山,海拔明显超过了千米。算我孤陋寡闻吧,轻视了大兴安岭的山,而今给了我补课的机会。走近它,走近它,我大步地向山前走去。

③大白山不是一下子陡起来的。山脚下一条两千余米的简易栈道平稳地往山上铺,缓缓的,人在上面走,很轻松也很舒服。不说女人在上面多出款款相,即便是男子在上面走,也多出了一份风雅来。可舒服没有保持多久,栈道就走完了,山也忽然有了坡度。刚才的树还是高大挺拔,可越往上走,树的躯干与姿态都发生了变化。树林先是像好蓄长发的老者,浓浓密密的,落叶松、樟子松、杨树和桦树等树木拥拥挤挤,姿态万千。攀着攀着,高个儿的树少了,矮个儿的树多了,树已不是一棵棵或者一片片,而是一丛丛的了。乍一看,它们就像一盆盆静态的景。原来这就是偃松灌丛和赤杨偃松灌丛啊。这些没高度的树在渐起的坡上不似植着,倒像给山坡盖上了一床被。它们互相较着劲往上长,在山石突兀处与高大的树一样,迎送风雪沐浴星辰,故也勃勃耐看。

④大白山树茂石盛。石盛之山,要么有花岗岩要么有火山岩,而大白山二者均有。放眼望去,凡有裸石,其貌虽苍然,却无奇丑厥状。山路向上,树丛稀疏处,宽宽地裸露出大大小小的岩石,白的黑的黄的褐的散散乱乱,一块块如风化了的魂湮没了的躯,似断了的刀挫了的锋。蹲下身随意拾起一块石头,凉凉的冷,让你感知到大白山上有雪未消融。

⑤寻雪,雪一定在乱石上方。石上有寒意,寒意养冰雪。雪还真的出现了,不是一捧一捧,而是那种雪结着冰、冰压着雪状。一片一片的,白得让人心动,白得让所有岩石化成银块块银坨坨。大白山真的成了银山。正涌起一份欣喜,四下却起了雾。起初那媚着的阳光,渐渐消失在清冷的空间。

⑥大白山的云雾是出了名的美,很多摄影爱好者常以能拍摄到大白山的云雾而得意。云有形,雾无状。大白山的云雾出于林中没于林中。通常云起时,雾就敛于林中,一旦时机成熟就涌了出来,伴着云一起白团团地在山腰处游动起舞。我在云雾间行走,山路却开始逼仄。坡有些陡,额上的汗多了起来,却无热感。温度向与高度成反比,越往上攀,身上越觉得冷。刚上山时,还是T恤衫,现在只好将外衣从背包里拿了出来。雾起起伏伏,一团一团,一片一片。所有白的石,白的雪,所有的景观都被罩成一个银白的世界。

⑦在雾的衬托下,大白山就像一幅水墨画般诱人。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周身都醉了。几只大鸟从林中飞起,鸣叫几声后向远处飞去,原来是飞龙鸟。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大白山因高而多禽多兽,兽有黑熊出没,野猪乱行;禽有松鸡掘地,飞龙腾空。飞龙是鸟,貌似鸽子,头小颈短胸凸脊平,趾有鳞如龙爪,故得此名。飞龙鸟味美肉鲜,清末曾为贡品。既然是珍品,遭捕杀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那些年,珍奇鸟类尚未明确保护,明捕暗捕兼而有之。一入冬,一些人就进山专门捕杀飞龙鸟。好在没过多久,国家对野生动物加大了保护力度,包括飞龙鸟在内的大白山上的动物们,总算过上了安生的日子。

⑧山一程,路一程,气喘吁吁上山顶。登上山顶的一刻,一道阳光穿过云层映到我的脸上,所有的轻松顿时从身上涌了出来。大白山真是一座美丽的山,它南依大平原,北连大林海,在伊勒呼里山脉上就这样轻轻的一卧,俨然成了岭上的岭、山上的山。其高有云雾飞,其低有河流过,滋养四下树与林,造福一方人与物。如此有意蕴的山岂不是神山?阳光渐渐增强,冲散了四下里成团成片的雾,而脚下绵绵不尽的群岭,像大树破土的根系一样起起伏伏,任万棵树呼风唤雨,任千条河流淌奔忙,各色景致旋即鲜活起来。再看山顶一侧,一座坚实的防火瞭望塔正忠实地矗立在我的身旁。在高山之巅,还有如此高大的塔,岂不是最美的眺望去处?我要登上这座高山顶上的塔,在云浮云动中,把所有的风光都一网打尽,满载收藏。

(选自2019年01月15日《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通读全文,作者依次描写了大白山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鸟兽,层次分明地写出大白山的美。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作者的视线随脚步由上而下,细写了大白山的树。

B.第④段“大白山树茂石盛”这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⑦段画线句运用对偶,表现大白山多禽多兽的特点。

D.第⑦段描写的鸟兽画面呈现动态,使大白山的景物更鲜活。

3.第②段中写“我”之前对大兴安岭的认识有何作用?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树林先是像好蓄长发的老者,浓浓密密的,落叶松、樟子松、杨树和桦树等树木拥拥挤挤,姿态万千。

5.文章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

(乙)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④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⑤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⑥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选自《习惯说》)

(注释)①蓉:刘蓉,清代文学家。②浸淫:逐渐,渐进。③踬(zhì):被绊倒。④蹶(jué)然:跌倒的样子。 ⑤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 ⑥窒:阻碍。

1.用“/”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

室 有 洼 经 尺 浸 淫 日 广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 不知其________           ⑵ 然后能自________

而笑曰  ________           ⑷ 已而复    _________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甲乙两文有一个怎样的共同话题?作者表达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B.“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C.选文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诗人遭受夜雨的痛苦,期盼广厦与民,将苦难加以升华,情绪含蓄压抑。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因此,不能心浮气躁、①  (A.浮光掠影  B.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②  (A.循序渐进  B.循规蹈矩),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

(1)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

修改句: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