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记载(zǎi) 喧嚣(xiāo) 禁锢(gù) 坦荡如砥(dǐ)
B.盎(àng)然 炽(zhì)热 踌躇(chú) 摩肩擦踵(zhǒng)
C.窒(zhì)息 吹嘘(xū) 狼藉(jí) 惟妙惟肖(xiào)
D.俯瞰(kàn) 擦拭(shì) 锃(zèng)亮 殚(dān)精竭虑
情境作文
请你以下面这首古诗描写的基本情境(春夜、风雨)为背景,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材料作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在狗年春节火了。《苔》所咏唱的,不仅仅是个体的信心、生命的希望、未来的畅想,也是真实的人生处境。
根据你对上面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半命题作文
央视前期推出节目《厉害了,我的国》。该节目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身边的发展变化,讲述百姓眼中的中国故事,这让很多人能有机会说出内心的自豪。
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的老师、你的校园、你的家乡、你欣赏的一处风景、你喜欢的一件物品……他们的厉害之处,你发现了吗?
请你以“厉害了,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综合性学习
(1)根据下面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习古诗文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材料一 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材料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说:“只要是中国人,不论你会背多少诗,在成长过程中总是有诗词记忆的。幼儿园至少都接触过‘鹅鹅鹅’,接触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国诗词大会》很容易唤醒我们的成长记忆,继而形成一种文化共鸣。”
(2)班级开展以阅读唐诗宋词、楚辞汉赋等作品为主要内容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同学们想拟一则对联作标语,有同学已想好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诵读唐诗宋词,感受经典魅力 下联:
(3)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23日),初三(1)班要向学校图书馆借五本《唐诗三百首》传阅,一周后归还,请你以班委会代表李明的名义写一张借条。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②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③梦中初遇洛神④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保叔塔:即保俶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②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③东阿王:曹植。④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余拏一小舟 拏: (2)是金陵人,客此 客:
(3)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突兀: (4)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余游西湖始此。
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午 刻 入 昭 庆 茶 毕 即 棹 小 舟 入 湖 。
4.(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5.(甲)文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采用的是近似图画中的______手法,不加渲染,用语朴素;(乙)文画线句子连用4个比喻,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