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①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有一些...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①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有一些物质,当和空气相混合,立即便会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氧化作用所需要的空气,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至今尚无人知晓。

②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也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③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一些;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的输送停止下来,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④刺激能够影响到气管。这精致的灯,萤的身后最后一节的小点,只要有少许刺激,立刻就会熄灭。当我想要捕捉幼小的,清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⑤然而,雌萤的光带,即便是受到了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比如,把一个雌萤放在一个铁笼子里,我们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面对这样暴烈的声音,它的光亮依然如故。我再把冷水洒到它们身上。但是,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把光亮稍微停一下。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这一吹,那光亮停止的时间长久了一些。还有一些竟然停熄掉了。但即刻之间便又点着了。等到烟雾全部散去,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样明亮了。假如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你捏得不是特别的重,它们的光亮并不会减少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全体熄灭光亮。

1.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萤火虫”的发光原理。(不超过50字)

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谈谈“科学性”和“文学性”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3.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结合整本书谈谈他具有怎样的可贵品质和情怀?

 

1.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由连接着萤火虫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空气与萤火虫体内自身的“可燃物”混合,产生“氧化作用”,从而产生光亮。 2.法布尔通过细心观察,反复试验,认真钻研,运用准确的语言,科学地说明了萤的发光原理以及影响萤发光的方法。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传神,充满对萤的喜爱之情。充满了浓浓的文学色彩。比如“这个聪明的小动物”“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等等。 3.法布尔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赞美,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注入了灵魂和生气。 【解析】 1.本题考查信息的整合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有效提取信息,然后准确表达。阅读第①段,我们可以提取到的有效信息有“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可燃物”“氧化作用”的概念、“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等,然后整合,调整前后顺序使之变得简洁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要求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谈谈“科学性”和“文学性”是如何“完美结合”的。从法布尔的探究案例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还受到了文学趣味的感染。《昆虫记》的文学趣味主要来自于作者常以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虫性中渗透着人性,行文活泼,语言诙谐。文中法布尔用不同的方法反复试验怎么让萤的光亮停止和消失,运用准确的语言,科学地说明了萤的发光原理以及影响萤发光的方法。呈现科学发展的历程,文笔流畅,故事性强。 3.本题考查对文人物品质与情怀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寻找到相关句子,然后根据句子中内容所表达的主旨,进而分析人类应该具有的品质。如法布尔在在草丛观察萤的发光和光亮的消失的部分,就反应出人物“善于观察、细心观察”的科学精神;法布尔用不同的方法反复试验怎么让萤的光亮停止和消失。可见他一丝不苟,锲而不舍,认真钻研。文章中“要是哪天萤不高兴了”“假如把它们拿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可以看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这是源于对自然的热爱。法布尔采用观察的方法研究昆虫,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法布尔对昆中的喜爱、对生命的的爱惜、尊重的思想品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对整首词而言有何作用?

2.下阙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答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各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造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雠(chóu):仇敌。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动心忍性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方其还矢/先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空乏其身______          (2)于虑______

(3)而前驱______          (4)乱者四______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其心志                    何而不平

B.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

C.凯旋而纳之                    仇雠已灭

D.世言晋王之将也                至一夫夜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5.甲乙两文阐述的道理有何相似之处?两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感情与思考往往隐藏于字里行间。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包括“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通常其中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D.简·爱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是登广告,工作是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简·爱所教的学生是阿黛勒,她是罗切斯特的亲生女儿。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罗切斯特的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①_________(永远  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事②_________(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在,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做一个人,虽然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1)根据文意,为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    ②_________

(2)修改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hòng)裁    qiáo)首    惨绝人寰    震聋发聩

B.jiē)责             杳无消息    正襟危坐

C.tuí)唐       qiú)枝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D.jiāo)河      zhēn)酌    因地制宜    络绎不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