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原因又各不相同。请你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分别用几个字概括出各自被逼上梁山的原因相关的故事情节。
备选人物:宋江、林冲、杨志、鲁达
2.《西游记》中,孙悟空因__________(人名)与铁扇公主结怨,三调芭蕉扇而不得,最终在托塔天王、 _____等人的帮助下夺得了芭蕉扇,越过了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时节说“清明”
汪金友
①《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讲:“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代表着“纯洁”和“安静”,“明”含义为“光亮”和“清楚”。所以自然界的“清明”,预示着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意盎然,气象万千。而政治语境中的“清明”,则象征着条理、法度、透明和公正。
②由此推想,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四种“清明”。
③其一需要自然环境的“清明”。谁都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唐·戴叔伦)。春是希望,春是开始,春是大自然提供给每个人的一次均等的机会。但又有两件事,让人很郁闷。一是春色无情容易去,当你还在“春眠不觉晓”时,它就会在你的熟睡中溜走。二是大好的春光,常被那些雾霾、沙尘、浊气等搅浑,弄得天也不清,地也不明。
④其二需要时令节气的“清明”。如果没有清明节,我们怎么会那么准时地去祭祀已故的亲人?而且每一次扫墓,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们记住了人生的短暂,体察了时间的残酷,更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加精心孝敬健在的老人。另一方面,“清明节”也在及时地提醒人们,该种瓜的种瓜,该点豆的点豆,该采茶的采茶,该育秧的育秧。春时耕种夏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
⑤其三需要社会政治的“清明”。介子推在临死的时候,给晋文公留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个晋文公,因为知恩不报,赏罚不明,成为“为政不清明”的典型。虽然晋文公只是一时的疏忽,但却由此酿成了千古遗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动物,“清明”不“清明”,谁都能感觉到。执政者如果不廉洁、不公正、不谨慎、不自省,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声望,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⑥其四需要人生境界的“清明”。介子推虽然劝别人“清明”,而自己却不够“清明”。只因为没有得到封赏,就宁死再不见晋文公,而且连老母的命也一起搭上,即便是“怀恩不遇”,至于吗?给别人机会,也等于给自己机会。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愤恨和抱怨之中。但他们忘了,抱怨天气的人会心灰意冷,抱怨别人的人会身陷困境。抱怨越多,困难和阻力就越多。当你感觉烦恼和不顺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自己的品格能力和行为艺术。不平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自己,然后才能改造社会和世界。
⑦《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中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我国古人也把“清明节”叫作“聪明节”。“聪明”地享受春光,“聪明”地祭祀先贤,“聪明”地孝敬老人,“聪明”地对待他人,“聪明”地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愿一个新的“清明节”的到来,让我们更加“聪明”起来。打造一个“清明”的自我,创造一个“清明”的社会。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请结合文本列举破坏我们“清明”的具体因素。
3.文中“清明”一词有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余襄公①为人质重刚劲,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暨浮屠②、老子之书,无所不通。天圣二年举进士,为赣县尉,书判拔萃,改将作监丞、知新建县,再迁秘书丞,刊校三史,充③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范公仲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④,谏官、御史不敢言,公疏论之,坐⑤贬监筠州酒税,稍徙泰州。已而天子感悟,亟复用范公,而因之以被斥者皆召还,惟公以便亲乞⑥知英州,迁太常博士。丁母忧⑦,服除⑧,遂还为集贤校理,同判太常礼院。景祐、庆历之间,天下怠于久安,吏习因循,多失职。及赵元昊⑨以夏叛,师出久无功,县官财屈而民重困。天子赫然,思振颓弊以修百度,既已更用二三大臣,又增置谏官四员,使言天下事,公其一人也,即改右正言供职。
…………
治平元年,余襄公自广朝京师,六月癸亥,以疾薨于金陵。天子恻然,辍视朝一日,赙⑩以粟帛,赠刑部尚书,谥曰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并序》)
补充注释:①余襄公:余靖,曲江(今广东)人,官至邢部尚书。②浮屠:指佛教之类的书。③充:担任。④得罪:获罪。⑤坐:因为。⑥乞:要求。⑦忧:去世。⑧除:满,结束。⑨赵元昊:西夏开国皇帝拓跋元昊,党项族拓跋氏,宋时,党项王族拓跋氏被赐姓“赵”,故称“赵元昊”。 ⑩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无所不通 通:__________
(2)知新建县 知:__________
(3)再迁秘书丞 迁:__________
(4)稍徙泰州 稍: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以疾薨于金陵”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B.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C.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章阁待制范公仲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
(2)及赵元昊以夏叛,师出久无功,县官财屈而民重困。
4.余襄公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5.结尾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作,“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作者怀念的人物是三国时的孙权、刘备和曹操。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上片对景抒情,抒发兴亡之感;下片赞颂孙权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割据东南一方,敢于和强大的曹操、刘备抗衡。
D.这首词善于运用典故,自然贴切;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宏大,尽显豪放风格。
2.作者写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下面是“中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情况统计表”,请用文字表述出表中反映的两种主要情况:
年级 | 农村中学 | 城镇中学 |
七年级 | 55.4% | 50.2% |
八年级 | 34.6% | 31.5% |
九年级 | 29.7% | 26.4%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风的强力“清扫”,使河北中北部的霾彻底消散,但近期风力较大,天气干燥,大家要注意用火安全,防范火灾的不再发生。
B.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效愈加明显,近年来,更多的京津科技成果、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也在向河北延伸和转移。
C.2018年7月1日,河北省全面取消国内流量“漫游”费,仅此一项每月惠民约7880万元以上。
D.唐山市以“稳就业”为重点,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抓重点、调结构、守底线,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