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与诸小儿游   尝:                (2)戎不动        唯: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3.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1)曾经 (2)只,只是 2.李树长在路旁并且长满了果实,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3.示例: 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三思后行,能根据观察推理判断,少走弯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1)句意为: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尝,曾经。 (2)句意为:只有王戎没有动。唯,只,只是。 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多子,长满果实;必,一定。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不去摘路边李子的事情,他用的是推理的方法:树上的李子很多,长在路边竟然没有被路人摘吃,这李子肯定不好吃。表现他小小的年纪非常聪明,有超乎常人的分析能力。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 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乎  忠:尽心尽意 B.吾十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C.而富且贵   义:仁义 D.我如浮云    于:介词,对于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  知者不如好之者 B.善者而从之   人不堪

C.人不知不愠  学不思则罔 D.吾十有五而志学   我如浮云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吾日三省吾身”从谋、信、习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等。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查看答案

会“变魔术”的柔性屏

①一言不合就掰弯手机?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的新科技——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幕设备。其中一款是可折叠的变形手机,上网、看剧、收发邮件时,它是7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要打电话时,只需轻轻对折就变成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

②柔性屏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是以塑料为基板,加上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而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而塑料则可以任意对折弯曲。

③柔性屏可弯曲、可折叠,但在外观上与普通的玻璃屏幕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拿在手里的感觉更加轻薄。据介绍,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自身是不能发光的,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重的零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材料的自发光,所以依托OLED技术做成的柔性屏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加上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OLED显示屏要比LCD显示屏薄不少。

④柔性屏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对比度更高,在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都有更优异的表现。柔性屏还能通过外力拉伸达到卷曲伸缩的效果,做到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显示清晰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柔性屏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可弯曲、可折叠再加上低耗能的柔性屏,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

⑤未来我们的电脑可能会更轻薄、更便携。使用柔性屏的新型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就像钢笔一样易于随身携带。

⑥未来我们的汽车空间可能会更宽敞。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慧。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墙上的大彩电尺寸应该能够再大些,不想看时只需一按键,这面占据整面墙的彩电就卷成了一幅画轴。

1.下列关于“柔性屏”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柔性屏可弯曲折叠,它在外观上与普通的玻璃屏幕几乎没有区别,拿在手里感觉更加轻薄。

B. 柔性屏是以塑料作为基板,加上OLED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性能上比玻璃更具柔性。

C. 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柔性屏幕设备。屏幕厚度难降下来。

D. 柔性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的显示屏。未来,我们的电脑可能会更轻薄。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的标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既点明说明对象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几乎”,限制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段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柔性屏让我们生活更智慧。

D.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柔性屏的材质、延展性、体积及在未来的应用等内容。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设备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展示的新科技。

B. 柔性屏因为采用了塑料基板材料,所以可以柔性屏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清晰度。

C. 柔性屏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是用显示材料很薄的OLED技术做成的。

D. 使用柔性屏的新型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轻薄简便,方便我们携带出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朝花夕拾》批判了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朝花夕拾》写出了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朝花夕拾》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尊君、贤侄等是尊称,而家父、舍妹、鄙人、愚兄等是谦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