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读书 莫 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读书

莫 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⑦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历历在目。

⑧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

1.全文通过“我”借阅四本书体现了“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借阅四本书的经历。

2.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从修辞角度赏析)

3.作者在第⑤段称“二哥”为“这家伙”,你认为这个称呼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感情呢?

4.有人说“童年读书”这个题目太直白,太宽泛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另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

 

1.我为了看《封神演义》给同学拉磨;我为了看《青春之歌》被虫咬且耽误放羊;我为了看《破晓记》被马蜂蛰;我为了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头发被烧焦。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就想被磁铁吸引的铁屑”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强烈,“像一只喝水的鹅”形象写出作者读书时的状态。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作者如饥似渴迷恋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3.①包含了“我”对二哥讨厌(或厌恶)的情感,二哥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还费尽心机地藏起来,有时还用暴力抢去“我”借的书,“我”很讨厌二哥。②包含了“我”对二哥敬佩(或感激、或庆幸)的情感,“我”很敬佩二哥借书的路子广,常能借到 “我”借不到的书,尽管他不乐意给“我”看,可“我”依然能看到,我也是感激的、庆幸的。 4.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先根据所读的书名确定事件所在的段落,然后根据内容简洁的表述。文章第③段写的是“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读《封神演义》的经历,可概括为:为读《封神演义》给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监督着在磨道里看半天书的资格。第④段写的“我”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读《青春之歌》的经历,可概括为:为读《青春之歌》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第⑥段写的是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读《破晓记》的经历,可概括为:去猪窝里找书,被几十只马蜂蛰肿了脸,还挨了哥哥打。第⑦段写的是“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经历,可概括为: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 2.考查从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我”比作被磁铁吸引的铁屑,形象生动地写出书对“我”的吸引力之大,表现“我”对书的痴迷与热爱。“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求知似渴的状态,也描写出“我”不由自主地偷看二哥的书的窘态,体现了童年时的“我”的确迷恋读书。 3.考查对人物称呼不同所表达的情感。第⑤段将二哥称呼“这家伙”,含轻视戏谑之意,二哥借到的书不允许我看,“我”心里不高兴,怨恨他不让“我”看他借来的书;“我”凑过去看,他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这些既写出了“我”对二哥的不满、厌恶;但正因为二哥借到了书,即便不给“我”看,终究还是看了一点书,心里也是喜悦的,包含了对二哥的感激。 4.考查给文章拟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思想、作者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示例:拟题目“我是个读书迷”,这个题目突出了作者对读书的痴迷程度,“读书迷”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层次清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的颜色(节选)

①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⑥“……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吃的饭,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⑦由1898年到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⑧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⑨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⑩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⑪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1.结合选文说说“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中的“艰苦”表现在哪些地方?

2.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居里夫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代指隐者服饰。②森:众多的样子。③ 幽岫:幽深的山谷。④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⑤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物产。⑥办:具备。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猛浪若奔  奔:   (2)望峰心  

(3)还薜萝  :   (4)岂语哉  

2.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偏 饶 竹 实

B.既 素 重 幽 居 /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 偏 饶 竹 实

C.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 偏 饶 竹 实

D.既 素 重 /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偏 饶 竹 实

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律诗的格律要求比较严谨,本诗押______韵。

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暮春”着笔,准确抓住景物特征,形象鲜活,色彩鲜明。

B.颔联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勾画和渲染了黄莺争树,燕子啄泥的画面。

C.颈联中“渐欲”“才能”两个词,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全诗寓情于景,不仅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还流露出些许的惋惜。

 

查看答案

背诵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柴门何萧条,   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7)三峡,山水俱全,雄伟无匹。春冬时节的水就像郦道元笔下描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不关注时效性。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昆虫记》。

C.《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它以质朴的语言介绍了朱德母亲多方面的事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唐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