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故事
孙犁
1935年春季,我失业居家。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确实近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后。而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镇上是没人订阅的。
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庸报》等,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失意的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稿,而教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
“我想订份报纸。”“(甲)”
“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乙)”
“我没有钱。”“要多少钱?”
“订一月,要三块钱。”“(丙)”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
谈话就这样中断了。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待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
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沉吟了一下说;“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我没有说话,就退出来了。
父亲还是爱子心切,晚上看见我,就说:“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上多粜一斗麦子也就是了。长了可订不起。”
在镇上集日那天,父亲给了我三块钱,我转手交给邮政代办所,汇到天津去。同时还寄去两篇稿子。我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去自取。过了不久,居然有一个专人,骑着自行车来给我送报了。这三块钱花得真是气派。他每隔三天,就骑着车子,从县城来到这个小村,然后又通过弯弯曲曲的,两旁都是黄土围墙的小胡同,送到我家那个堆满柴草农具的小院,把报纸交到我的手里,上下打量我两眼,就转身骑上车走了。
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可直到一个月的报纸看完,我的稿子也没有登出来。
这一年夏天雨水大,我们住的屋子,结婚时裱糊过的顶棚、壁纸,都脱落了。别人家,都是到集上去买旧报纸,重新糊一下。那时日本侵略中国,他们的报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都倾销到这偏僻的乡村来了。妻子和我商议,我们是不是也把屋子糊一下,就用我那些报纸,她说:“你已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省下数块钱,你订报的钱,也算没有白花。”
我听她讲得很有道理,我们就开始裱糊房屋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幸福的窝巢呀。妻刷浆糊我糊墙。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登着广告的糊在顶棚上。
这样,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
(节选自《青春余梦:孙犁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1.“我”想订一份《大公报》时,妻子和父亲各持什么态度?请简要概括。
2.根据上下文推断,下面最可能是妻子与“我”对话内容的一项是( )
A.(甲)订那个干什么? (乙)你去订吧。 (丙)这么多啊!
B.(甲)这么多啊! (乙)订那个干什么? (丙)你去订吧。
C.(甲)你去订吧。 (乙)订那干什么? (丙)这么多啊!
D.(甲)你去订吧。 (乙)这么多啊! (丙)订那个干什么?
3.阅读文中画线句,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为什么详细地罗列报纸各版内容?)
(2)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坑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为什么详细地描写“我”阅读报纸时的各种姿态?)
4.失业在家的“我”为何想要订《大公报》?结合全文,评价文中的“我”。
《猎人笔记》里说:“任何不幸都是可以承受的,天下没有走不出的困境。”你是否认同这话?请以下列一个名著中的人物为例,简述理由。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
C.《猎人笔记》(《我的邻居拉季洛夫》)中的拉季洛夫
回忆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的几个妇人,完成各小题。
(1)下列句子中的“她”分别是谁?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②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2)任选上题中一位妇人,写出她与“我”相关的一件事情及“我”对她的看法。
下列文学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国:海伦·凯勒、屠格涅夫、莫顿·亨特
B.散文:《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
C.小说:《西游记》《镜花缘》《湘行散记》
D.绝句:《江南逢李龟年》《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
古诗名句填空。
思念,是《峨眉山月歌》中李白外出闯荡、渐行渐远的旅途感思——“夜发清溪向三峡,①___”;思念,是《夜雨寄北》中李商隐对回家团聚后的想象——“②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是《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唤醒李益无限悉思的笛声”③___,④___”;思念,也是《次北固山下》中为王湾传书的鸿雁——“⑤___?⑥___”。
阅读下面同学的演讲稿,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家好,很荣幸作为本学期最后一节语文课的演讲者,亲自为大家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阅读需付出的成本》。
②本学期伊始,老师就让我们思考:怎样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我的回答是“付出成本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付出成本”有两层意思□第一,真正高附加值□有营养的阅读内容□需花钱去买□第二,真正能给人带来收获的阅读,需要我们自己身心上的专注投入。
③从(甲)(荒诞不经/美不胜收/截然不同)的低俗故事,到(乙)(杞人忧天/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当前可阅读的信息非常多。但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内容似乎越来越少了,我们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呢?保持阅读的热忱(zhěn/chén),不要吝sè( )买书的花费:而最重要的,就是买好书,买经典的好书!
④“付出成本”的另一层含义是需要专注投入,跳出阅读的舒适区,去花点时间啃一些对自己而言陌生甚至难读的作品。本学期,我们也读了不少这样的经典;读《泰戈尔诗选》,读到母亲的凝神dǎo( )告,我们感到生命的虔诚与美好;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到莎莉文老师的悉心教诲,我们感慨(gài/kǎi)好老师能给孩子带来jié( )然不同的生命体验;读《白洋淀纪事》《猎人笔记》等中外小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读时废寝忘食;读《吕氏春秋》《论语》等古代典籍启迪了我们的人生,读后huǎng( )然大悟。
⑤是的,这样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同学们,有价值的阅读不仅要打开书本,还要爱上阅读,更应沉浸其中,享受阅读之乐,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以上便是我的高见。谢谢各位同学,莅临听讲。
1.第①、⑥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荣幸 B.亲自 C.高见 D.莅临
2.第②段□处,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根据上下文,给第③段(甲)(乙)两处选择恰当的成语。
4.请给第③、④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热忱(zhěn/chén) 吝sè(__________) dǎo(__________)告
感慨(gài/kǎi) jié(__________)然不同 huǎng(__________)然大悟
5.在横线处填入《<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使上下文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