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④昃(zè):太阳偏西。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B.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C.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D.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以物喜 以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3)或夜昏怠 或 (4)辄以水沃面 沃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4.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抱负?(用原文的句子来回答)在乙文中,范仲淹这一伟大抱负是如何逐步形成的?请根据原文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乐天”是指白居易,字乐天。“弃置身”是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B.诗句中运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C.尾联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作结。
D.首联诗人意在让读者了解和同情友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增强感染力。
2.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怎样的哲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太姥山自唐以来即被视为闽东胜境,文人墨客题咏不绝。山中还有国兴寺、白云寺、香山寺、天门寺、古建筑等多处。太姥山石头的风骨、纹理、节理、造型总是显得扑朔迷离而变化无穷,每个人感觉不一样, 甲 (A彰显 B显著)出大自然的斑lán诡秘。太姥山奇石,雕镂万态,各具匠心,是 乙 (A表里如一 B名副其实)的“万石园”。行走山间,一步一景,“九鲤朝天”"金鸡报晓”“仙人锯板”“玉兔听潮”等奇景,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来,太姥山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斑lán(_____) 扑朔(_____)迷离
⑵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________ 乙 __________
⑶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山中还有国兴寺、白云寺、香山寺、天门寺、古建筑等多处。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古代男子十八岁举行冠礼,是成年的标志,所以将十八岁称为“弱冠”。
B.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第二联为颈联。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 。
⑵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
⑶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 。
⑷____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⑸__________________ ,怜君何事到天涯!
⑹__________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
⑺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⑻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 ,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 ,山间之四时也。
⑼《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师傅要徒弟整理庭园。第一个徒弟粗心大意,割草砍树,未见庭园之美,反添荒凉之感;第二个徒弟很用心,不但整地除草,还依地形地貌,植花种草,庭园一下变得别致优美。师傅对第一个徒弟说:“你做完了。”对第二个徒弟说:“你做好了。”差别立现。
同一件事,有人为赶做完,草草了事;有人为求做好,费尽心力。结果一个有负所托,一个有了交代,当然评价有所不同。 “做完”需耐心,“做好”需智慧。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章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