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鞠躬尽cuì(_____) tǐng(_____)而走险
毛骨sŏng(_____)然 如shì(_____)重负
亘(_____)古不变 鲜(_____)为人知
悲天悯(_____)人 忍俊不禁(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雏鹰妈妈在雏鹰学飞时残忍地折断雏鹰的翅膀,借以练习其飞翔能力;
“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也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阿长絮叨繁琐之至。
莫顿·亨特陷入困境,对自己已经绝望时,父亲却坚持让他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然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细细品味那些被忽视被掩盖的生活,会发现,哦!原来这也是一种爱。
请以“这也是一种爱”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
请先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如:喜悦、悲伤、沮丧、惆怅……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语境,按要求描写一段表现人物心理的文字。
我走在路上,心里________极了。
要求:(1)有一处比喻修辞;(2)150-200字;(3)符合情境。
那个为我推开一扇门的人
①初二那年,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离开生活了13年的南方小城,转学到西安一所普通中学。班主任得知我从黄冈中学转来,笑了一下:“给你个班长,你来试试吧。”
②妈妈听了很开心,特意挑选最贵的糖买了一大包,叮嘱我第二天分给大家。我被我妈为安抚我而刻意表现出的乐观所感染,也逐渐将对未知的惶恐抛之脑后,开始兴奋地规划起新的生活。
③我给大家发糖的时候,一个女孩将我给她的糖拨到一边,半是挑衅半是轻蔑地用方言说了句什么。我初来乍到,陕西的方言一句也听不懂,只好硬着头皮用普通话回问:“你刚才说什么?”“连话都听不懂,还当班长呢,丢不丢人?”这次她换了普通话大声说出来,跟她关系好的几个人立刻发出起哄的嘲笑。事后,我同桌悄悄告诉我,那个女孩就是之前的班长。
④开学第一天,我就已经树敌,而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只是个开端。
⑤我们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总习惯使用方言,我因为听不懂,只好在课上低着头看书做题。两个礼拜之后,她把我叫进办公室责问:“上课为什么不听讲?你是对我有意见?”我小心翼翼地用最婉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听不懂方言的事实,可换回的不过是一句:“我教了这么多年书,别人都听得懂,就你听不懂!别以为自己是好学校转过来的就矫情!”
⑥我没法儿辩解,只好花更多时间预习、复习,可对一个刚满14岁的小孩来讲,靠自学能理解的内容毕竟有限。我一向引以为傲的数学成绩在期中考试之后开始不受控制地下滑,我学得越来越吃力。
⑦国庆后的一天,班主任在黑板上出题让我和另一个同学上去解答。我至今记得那道题是关于三角形平分线的。那个同学在我身边运笔如飞,我却一点头绪也没有。背后同学们的视线像是个放大镜,而我就是那只被聚焦对准阳光的蚂蚁,只觉灼热,却半分动弹不得。
⑧下一秒,我就被班主任揪着校服拉到了讲台前。她一手拉着我,一手用板擦敲着我的肩膀。“好学生,这就是黄冈转来的好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怎么配当班长?”
⑨我的自尊像是一颗掉在地上的紫葡萄,被她毫不留情地踩出黏腻的汁水。我对学校的厌恶感很快从数学蔓延到其他科目,各科成绩一跌再跌,而我也成为班主任每次班会上都会拿来批评的典型。
⑩我在这里没有朋友,几乎每天晚上我都是哭着入睡。白天,我就在放学的时候仔细观察校门口的车流,就在我第N次站在路口看着车流的时候,有人在后面喊我,我回头看到体育老师老张。
⑪老张快50岁了,身板像座铁塔,总是不苟言笑,上课从来都是“800米跑——蛙跳——自由活动”的“三板斧”,除了不得不开口的指导,一句话也不多讲。
⑫他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像是有好几百年都没听到过有人叫我的名字了——同学中没人理我,老师们说起我都直接用“黄冈来的”指代。
⑬粗线条的老张大概不明白,他不过是叫了我一声,我为什么就站在马路牙子上哭成了泪人。但他还是什么也没说,看着我一边哭一边跑远了。
⑭第二天上数学课,我又像往常那样被罚站在走廊上,老张慢悠悠地踱过来,示意我跟他走。
⑮“跑跑吧。”老张说。不等我回答,他就在我前面自顾自地跑起来,速度不快,在等我追上去的样子。可当我追上他的时候,他又总是一句话不说。老张以“培养体育特长生”为借口,帮我逃过了丢人现眼的罚站,而班主任巴不得眼不见为净。于是,每到该上数学课的时候,我都会跟着老张去操场。他很少开口说话,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我们沉默着在操场上绕了一圈又一圈,有时是走,有时是慢跑。
⑯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老张开始给我带书,一开始是门口报刊亭里《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然后是《哈利·波特》,再是《飘》和《百年孤独》。
⑰还有什么比书更适合做孤单少女的朋友呢?我带着一知半解的好奇扎进书的海洋,看到哈利被舅舅、舅妈欺负时会跟着哭,看到斯内普是如何深爱着莉莉,也看到布恩迪亚家族是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沉沉浮浮、辗转挪腾的。
⑱我不知道那些书我看懂了多少,可它们像一架通往光明的天梯,一点点引领我走出眼下的泥沼,摆脱了情绪的困扰,变得自信。连着两次月考,我都考了第一名,联考的时候更是甩了第二名30多分。
⑲再后来,我成了我们学校那年唯一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学生。我拿着通知书去找老张报喜,但他不在。我这才意识到我没有他的任何联系方式,电话号码、地址、QQ号,什么都没有。
⑳那个为我推开一扇门的人,已经转身走掉了,而我将会沿着他打开的那条路,永远步履不停地走下去。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事件 | “我”的心理或表现 |
开学第一天 | 前任班长故意挑衅 | ① |
国庆后一天 | ② | 厌恶 |
后来 | 老张帮“我”躲避罚站,同时给“我”带书看 | ③ |
再后来 | ④ | 感激与愧疚 |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的自尊像是一颗掉在地上的紫葡萄,被她毫不留情地踩出黏腻的汁水。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③段前任班长将“我”发的糖拨到一边,是因为她不喜欢吃这种糖。
B.第⑦段画线处运用了心理描写,“灼热”二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内心的羞愧难耐。
C.在学校中,因为“我”来自黄冈中学,所以大家都亲切地以“黄冈来的”来称呼“我”。
D.作者通过讲述自己初中时期班主任因为上课习惯说方言,导致自己听不懂,学习成绩下降的事实,呼吁老师上课要说普通话。
E.对比,是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的典型手法。
4.结合原文说说老张是一个怎样的人?
记叙文阅读
拔掉心底的篱笆
①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个人如果学习成绩优秀,那么他在体育方面多半会很差。另外,我常常感冒,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是个体质弱的人,不适合竞技类的运动项目。
②有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很想报名田径比赛,但你知道,我是不会报的。
③那天体育老师找到我:“你怎么没报项目?”我把心底的担忧倒了出来。体育老师的话,刷新了我小时候的“常识”:“你错了,人都会感冒,不时地感冒一次,恰恰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是敏感且运转正常的,反倒可能说明你体质好;跑步是可以练出来的,也许你在耐力方面出色,来试试吧!”
④你完全能想象当时我有多高兴,猛然发现自己的先天条件并无缺陷,甚至有优势,那些被我看得比山还重的束缚,仅仅是因为过去的我孤陋寡闻。我最终报名参加了长度最长的长跑比赛,拿了第三名。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刷新了我读高中时的“常识”:“你错了,咱们现在学的内容跟以前的知识并没太大联系,从前学得不好,现在可能学得好;你刚刚的表达不准确,什么叫‘我不擅长数学’?数学领域分为代数、几何,等好多部分,涉及的能力有人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看你的逻辑能力就很强,可能擅长数学中的一部分。”
⑦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⑧参加工作后,一位读者朋友过了不惑之年,想学外语,但恐于年龄大学不成,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没法盲目地激励他。众所周知,人岁数一大,大脑会退化。后来,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计算速度及注意力方面确实下降了,但脑细胞丝毫没减少,在模式识别、逻辑推理方面不降反增,年纪大了也不存在“舌头变硬学发音会吃力”这一说。我赶紧把这喜讯告诉他,他像我小时候一样欢喜,如今已经学有小成了。
⑨人很多恐惧和心理障碍,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抑或是早年间被别人在脑海里围起来的篱笆。你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现很多自己以前觉得是问题的地方其实都是不问题。另一个方面,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请概括文中“拔掉心底的篱笆”的具体事件。
①原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就不适合竞技类运动项目的“我”听了体育老师的话,报名参加长跑比赛并获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
3.“可能这世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篱笆,有时候,脚下的障碍其实是一排娇弱的花。”如何理解文中这句话的含义?
说明文阅读
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
①199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在将一张纸叠几次剪开会是什么形状的测试中,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有明显进步。
②最近,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研究人员检测了莫扎特听不同音乐后,不同时间点上学习和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子的水平变化,以及音乐对大脑新生神经元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莫扎特”的存在。
③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无论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④演奏乐器为何能使人聪明?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和演奏乐器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科学家们曾经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过乐手,发现各个重要的大脑区域,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反应,产生了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⑤另外,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思维速度,会使工作的效率提高。
⑥此外,常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是大有裨益。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听觉处理能力。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改善语言回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⑦那如果在学习或工作时选择背景音乐,效果是否更好呢?科学家早就发现,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专家们的解释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
⑧可见,在某种情况下,音乐能帮助你更快完成一些枯燥的任务。如果你要学习复杂的新知识,就需要全神贯注,最好把音乐关了。因为研究表明,音乐会减弱对新知识的认知及学习能力。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莫扎特效应”提出后,中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节奏可能是效应产生的关键。
B.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听音乐都一定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C.左手的使用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而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所以学习演奏乐器也能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
D.听音乐能增强大脑的空间分析,听觉处理能力。一般来说,常听音乐对我们的大脑是有益处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为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了音乐对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B.第2段“乐曲的节奏可能是人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关键”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去。否则意思不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4段在介绍音乐为什么能让人变聪明时,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本文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有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妙处。
3.根据上文有关知识,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初一学生小雨在预习自己的弱势科目数学时,总喜欢听摇滚乐,因为小雨认为强劲的节奏让人更加清醒,小雨的想法正确吗?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理由,并给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