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话筒里的妈妈 杨熹文 ①我四年前离开家,一脚迈入九千多公里外的土地,把那个曾经为...

    话筒里的妈妈

杨熹文

①我四年前离开家,一脚迈入九千多公里外的土地,把那个曾经为我洗衣做饭唠唠叨叨的妈,留在了话筒里。

②我性格独立,脾气刚烈,一双眼只看见这外面世界的精彩,却看不见那扒着机场栏杆送我远行的妈。那最初的一年里,我几周打一次电话回家,有时甚至要隔上几个月,一整年都没有用完一张电话卡。这电话是妈的牵挂,却成为我的负担,她不懂我要的自由,我不懂她的担忧。话筒中妈急急地问我,“你吃饭了吗?”“你怎么十点钟还不睡觉?“你那里冷不冷?“每天很累吧,妈妈给你寄点钱?”我总是在这电话中不耐烦地答着她的话,“嗯”“好”“那就这样吧”“有空再打给你”。我在电话的这一头,翻着白眼,翘着脚,故意冷着场。我已经二十几岁,哪里还需要这样的关怀?然而我总是忘记,那话筒里嘟嘟的声音,是妈妈所接收的,来自女儿的唯一讯号。

③我渐渐体会到自食其力的辛苦。多少次我做完一份十几个小时的体力活,赶着漆黑的夜路饥肠辘辘地回到家。在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房间里潮湿的冷气渗出来。我的房间角落堆着未洗的衣服,我的信箱里躺着数份催缴的账单,我的饭桌上摆着冷冰冰的剩菜。我一个人哭,原来,没有妈妈的地方,永远不算一个家。

④我给妈的电话不知不觉地频繁起来。孩子永远是自私的,需要关怀时便无度地索取,不需要时就把父母推得远远的。我的妈妈,为我这突然频繁起来的电话欣喜着,她讨好般地只说着我爱听的话,好似生怕这话筒哪一天又静下来。原来,人在真爱面前,才甘于变得如此卑微,卑微到有一天我听见妈妈带着微微的哽咽和我说,“妈真开心啊,这一年打的电话比以前那几年加在一起的都多啊。”这话匕首般插进我的心房,惊醒了做女儿的良心。

⑤我变得耐心起来,不再对那些细小的关心不耐烦,我也学会问着她,“妈妈你今天吃了什么?”“妈妈你周末干嘛去?”“妈妈你那里冷吗?多穿一点。”我这做女儿的,在内疚中反省着自己的角色,握紧话筒,把从前不肯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话都用理智过滤着——我生活中的那些事,有些是“能讲的”,有些是“不能讲的”,“周末和朋友去泡温泉了”能讲,“我们老板请吃大餐哦”能讲,“我涨工资了”也可以讲,而不能讲的那些是“被拖欠工资崩溃到大哭”,是“在生活里挣扎连病都不敢生一场”,是那些说了“晚安我爱你”又转身去熬的夜,是那明明不开心却说着的“我很好”。

⑥可妈总是在话筒里明察秋毫我高亢声音背后隐藏的疲惫,为此她总是痛心地说:为什么我的女儿要这么辛苦?”多少次啊,我无法回答妈妈的话,我握着发着烧的话筒,能感觉到那头的眼泪,湿热地传到了这一边。

⑦我该如何向她解释,这世间没有一件事是不辛苦的。我甘愿辛苦,是因为见证了她作为一个母亲那么久的辛苦,而我再也不想让她在女儿长大后,再重复从前那般的苦日子。

⑧我会努力拥有一间小房子,那房子后就有妈心爱的小花园,我会为她备好种子,我们一起蹲在地里满手泥土,肩并肩等待一朵花的盛开。我会带她去超市,再不会如从前那样“只逛不买”;我要带她去西餐厅,教会她如何用刀叉切一块牛排;我会带她去酒吧,告诉她该怎么品一杯红酒;我还会带她去钓鱼,去露营,去泡温泉,去为她开一间不大的小餐馆,去还给她在那年轻时因为我错过的生活和梦想。

⑨这些话,有一天我会当面说给妈听,再也不要把她孤零零地,留在那遍远的话筒里。

1.文中“我”对母亲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厌烦—— ⑴________ —— ⑵_________ —— 体贴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双眼只看见这外面世界的精彩,却看不见那扒着机场栏杆送我远行的妈。

3.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我在电话的这一头,翻着白眼,翘着脚,故意冷着场。(人物描写角度)

(2)这话匕首般捅进我的心房,惊醒了做女儿的良心。(修辞角度)

4.文章以“话筒里的妈妈”为题,有什么好处?

 

1. (1)思念 (2)愧疚 2.扒着,原义为用手抓住、紧紧攀住。文中是对母亲送“我”远行时紧紧抓住机场栏杆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与“我”分别时的不舍,也对比反衬出了当时的“我”对母亲的冷漠。 3.(1)动作、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与母亲通话时,对她的关怀不理解,嫌她唠叨,想尽早结束通话时的动作与神态,表现了“我”当时的厌烦心理和自大的特点。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话语比作捅进“我”良心的匕首,表现出“我”从母亲的话中意识到了母亲对”我”的深切的爱,多打几个电话就能让母亲喜悦到哽咽,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已之前的无知与冷漠,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愧疚。 4.内容上,交代了写作对象,也暗示“我”与母亲分隔两地的写作背景。结构上,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结构更为严谨。“我”与妈妈因为分别只能通过电话沟通,也由此“我”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孤独,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关爱,对妈妈的情感态度从不耐烦到思念到愧疚再到体贴,突出了中心。艺术上,“话筒里的妈妈”命题新颖,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1.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概括和情感变化的把握。解答时,要从文章整体内容进行感知,并理清文章所表达情感脉络的梳理。文中“我”对母亲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来表现的,根据第三段“我一个人哭,原来,没有妈妈的地方,永远不算一个家”可知此时“我”对母亲的情感由“厌烦”变为“思念”;根据第四段“这话匕首般插进我的心房,惊醒了做女儿的良心”可知此时“我”内心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2.考查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解答思路:解词+內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文章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解答时务必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扒着,原义为用手抓住、紧紧攀住。文中的“扒着”是对母亲送“我”远行时紧紧抓住机场栏杆的动作描写。通过“扒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当时动作的坚持和与“我”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也通过这一对比反衬出了当时的“我”对母亲的冷漠和不耐烦。据此作答即可。 3.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应根据题干要求,从给出的某一方面进行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格式为: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为:通过对人物某一方面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这个句式。从修辞手法方面进行赏析,需要指出作者采用来了那种修辞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进行分析。根据“我在电话的这一头,翻着白眼,翘着脚,故意冷着场”可知作者采用的是动作、神态描写。这句话通过“翻着白眼”“翘着脚”,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与母亲通话时的不耐烦,表现出了对她的关怀不理解,嫌她唠叨,想尽早结束通话时的动作与神态,突出表现了“我”当时的厌烦心理和自大的特点。根据“这话匕首般捅进我的心房,惊醒了做女儿的良心”可知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话语比作捅进“我”良心的匕首,表现出“我”从母亲的话中意识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母亲因为多打几个电话就能让她喜悦到哽咽,这也让“我”幡然悔悟,为自已之前的无知与冷漠感到后悔,也体现了“我”心中对母亲的深深愧疚。注意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据此作答即可。 4.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首先掌握标题的一般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往往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解答时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在文章线索上,“话筒”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结构更为严谨。“我”与妈妈因为分隔两地只能通过电话沟通,也由此“我”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孤独,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关爱,对妈妈的情感态度从不耐烦到思念到愧疚再到体贴,突出了中心;在写作手法上,起到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在文章内容上,交代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交代了写作对象,也暗示“我”与母亲分隔两地的写作背景,通过记述母亲和“我”在不同时期的通话,表现出了我对母亲情感上的变化;在表达意象上,“话筒”象征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和关切之情,母亲虽“远在千里”却通过话筒“近在咫尺”的陪伴着“我”。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宣部施行“全民阅读”的举措,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亦响应号召,开展“尚阅读·启人生”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班里有部分同学认为现在学习压力过大,名著又“没意思”,所以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名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请将故事简要叙写下来。(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需要悬挂一副对联,请你续写下联。

上联:阅读经典赏名家风采

下联: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王绩在《野望》中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愿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提示默写曹操的《龟虽寿》。腾蛇乘雾,终为土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三)疑邻盗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其行步、颜色、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①意:通“疑”,怀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视行步   其:        (2)他日,见其邻人之子    复: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

3.请结合文章,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二)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交辉                     天山共

B.流见底                     回倒影

C.欲颓                     士别三

D.夕日颓                     实是界之仙都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其奇者             念无为乐者

B.未复有能与其奇             念无与为乐

C.康乐以来                   非亭午夜分

D.实是欲界仙都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是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描写山之高、水之清。

C.“猿鸟乱鸣”通过描写山猿啼叫、林鸟相鸣,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猿叫、鸟鸣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本文描写景物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使景物充满生命活力,洋溢着欣喜之情。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叙事,以“单车”“问边”说明使人出使边塞时随从少,并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

B.颔联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诗人是秋天出塞的。

C.颈联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尾联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