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光流转,岁月推移,当正午的阳光不再炽热,冬天已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光流转,岁月推移,当正午的阳光不再炽热,冬天已悄然而至。面对飘舞雪花、银白大地,似乎有什么东西叩开尘封的回忆之门,挑动你的情思。

请以“又是一年冬来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例文 又是一年冬来到 又是一年冬来到, 冬天有许许多多珍贵的记忆,还有许许多多真实的美丽。在这个无雪的冬天,默默扑捉着旧梦,在这个安静的时刻,我坐在电脑前,搜索着一些记忆里凌乱的、关于冬天的记忆。 小时候,我不喜欢冬天,倒不是因为我特别怕冷,而是我的手在冬天每年都会生冻疮。红肿的手,让我自己看着很害怕,我打心眼里不喜欢冬天的到来。那时候就常常想自己为什么不出生在南方,可是,自己的出生地怎么能选择呢?就如同四季轮回,我们又怎能阻止住它的脚步? 冬天的回忆,与雪有关,与童年有关,与快乐有关。小时候的雪好像都下的特别大,而且大多是在晚上人们熟睡的时候,雪花就悄悄地覆盖了地面和房顶。早上醒来,推开门就被眼前银妆素裹的世界吸引,久违了的惊喜顿时涌上心头,只需看上一眼,就会沉醉其中。老师常常会在这个时候给我们留作文,我们更多的会想到瑞雪兆丰年。 走在上学的路上,一路嬉戏着,“吱吱嘎嘎”,伴随着雪地里的音乐,心也跟着欢畅起来。再回头望去,白茫茫的雪地上留下了我们歪歪扭扭的小脚印,还有我们纯真的笑语欢歌。 上课的时候,人坐在课堂上,心早飞到外面了。下课铃声一响,立即冲出教室,不用组织,打雪仗的,堆雪人的,滚雪球的……满操场都是欢乐的笑声。记得那时候往往都故意听不到上课铃的声音,来个集体迟到,老师也是没有办法的!最后一次打雪仗,是在小学的最后一年,体育课上两个班打在了一起。迎风呼啸的雪球,敏捷躲避的身影,冲破了天际的笑声,当然还免不了回家后妈妈的一顿唠叨或是爸爷的一顿“毒打”……啊,那远去的回忆啊,真希望你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今年的冬天还没有下雪,在这个无雪的日子,我想起了那些冬天里熟悉而又温暖的事,那份记忆温馨而又遥远。今年,会是个有雪的冬天吗?在这个冬天我切切的企盼,企盼某一个清晨能够降落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眼前这个已经略显陈旧的世界旧貌换新颜。应该会下雪的,多么希望能在一场大雪中找到我的童年,又多么希望在一场大雪中丰富我的童年。 【解析】 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引导语起到了打开写作思路的作用,分析引导语,可以得出本次作文的写作内容和立意主旨。立意:引导语中“挑动你的情思”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即表现自己在这个冬天里因某事某物的触动而生发出的情思。要写出真情实感,切忌无病呻吟。文体:应选择记叙文和散文文体。散文要求文学功底较高,写作难度较大,容易写得“形散神散”,要慎用。选材:引导语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叩开尘封的回忆之门”一句限制了写作的内容。即应从自己的回忆中选材,这些回忆应是与冬天有关的记忆。可以是在某个冬天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自己在某个冬天里看到的某个或某些场面。事件与场面应真实可信,允许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写法: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所选事件或场面宜小不宜大,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文章结构上,应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最容易达到首尾呼应效果的就是首段和末段的点题,既避免了跑题之虞,又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误区:有些同学不注意对引导语的分析,从当前正在经历的冬天里选材,这种写法应绝对避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展现的场景。

2.诗作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其勤学,常以净衣之。临终诫曰:“夫人之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笈():书箱。②庵:茅草小屋。③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险阻    __________        (2)依林木之下__________

(3)门徒其勤学__________        (4)常以净衣_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削荆笔                天子

B.或以林木下            居天下广居

C.门徒悦勤学            间千二百里

D.记其事                君之力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2)夫人之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请简要说说任末读书的故事带给你的有益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鞋匠

唐常春

①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地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蹦出来,传递出一种温暖。

②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处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③“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④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想修啥。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满是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⑤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⑥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只鞋也重新钉下吧,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鞋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

⑦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外套,换的这件外套里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脸涨得通红,我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修鞋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⑨和老鞋匠熟悉了,才知道他原来在一个厂子里做临时工,老了,干不动了,就回家了。他儿女双全,但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过自己的生活了。想着,反正一个人在家也闲着无事,就琢磨着不如摆个修鞋摊,挣点生活补贴。

⑩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有一次,天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里面有没有顾客的联系方式,可是除了1200元现金外什么也没有,他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在寒风中,他一边等,一边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这位丢钱包的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但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⑫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因为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⑬前些日子又想去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道老人已经去世。巧遇了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老人5元钱,她去过很多修鞋摊,但那些鞋匠的做工都没他的好。

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改动)

1.文中叙述了与老鞋匠有关的哪些“温情”事情?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

(2)有一次,天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

3.试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4.老鞋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述。

5.文章通过“我”来讲述老鞋匠的故事,这种叙事角度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园林”一词,最早见于西晋的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在一个地方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并建造一些小筑,布置好园路等,或通过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段改造地形,然后把其改造成能供人游玩或休息的区域,这样的境域,就成了园林。

(材料二)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仿照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且铺张华丽,讲求气派。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两宋指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材料三)

A            B

(材料四)西方园林具有开朗、活泼、规划、整齐、豪华、热烈、激情的特点,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形体,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的。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西方园林的“常客”有很多,如,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剪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成行列栽植的树木,等等。地形、水池、瀑布、喷泉的造型都是人工几何形体,全园景观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头脑中的秩序、规划、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中轴对称规划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划景观超越一切自然。西方园林讲求的是一览无余,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1.请结合(材料一),说说什么是“园林”。

2.请指出(材料二)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并说说采取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3.材料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请结合所提供材料,判断(材料三)中A、B两幅图画各属于什么地域的园林设计,并说明理由。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常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所以其景物主要是仿照自然的。

B.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因而数量骤增,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C.西方园林按照“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的主导思想进行创作,所以其往往呈现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的特点。

D.西方园林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宽阔的中央大道、含有雕塑的喷泉水池、修建成几何形体的绿篱、大片开阔平坦的草坪、成行列栽植的树木等都是其“常客”。

 

查看答案

请参加三秦中学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网”字的笔画。

网连世界,预知未来!

(活动二)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阅读方式。在活动中,小馨从网上搜集到一些关于数字阅读的资料,下面是关于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各年龄段用户阅读时长和阅读频率的统计图。请阅读统计图,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活动三)现在,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量。请从下列网络新词中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思。

柠檬精     冲鸭     锦鲤     佛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