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匠心之道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匠心之道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草婴和贺友直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生动的诠释。善于“守破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______________。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1.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在文中第④段横线处拟写一个分论点。

2.第③自然段的画线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简述第⑤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1.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2.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例举法拉第的在电磁学取得成功的事例,并将其和他的弟子的行为进行对比,论证了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长吃苦这一观点。 3.首先提出“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这一观点,其次例举了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这一事例加以证明,然后分析“破”和“离”的区别突出颠覆性创造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为“离”(颠覆性创造)营造好的环境。 【解析】 1.本题考查补充分论点的能力。根据第2段“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可知,3、4、5段的论证思路为先论“守”,接着论“破”,最后论“离”,第4段应该论“破”,本段引用齐白石先生的话,意在突出“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故本段分论点可拟写为: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读画线句可知,该段句子例举了法拉第坚持了10年终于在电磁学反面取得重大发现,是举例论证,又拿法拉第的弟子们半途而废导致一事无成与法拉第进行对比,这又运用了对比论证,从而有力的证明了“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这一观点。 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分析。通读第5段可知,本段可分为这几层:第一层:提出论点: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第二层:举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的例子;第三层:分析“破”和“离”的区别;第四层:强调要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据此梳理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写作此诗时,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流寓在途中。

(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同样是面临人生的困境,本诗的尾联与《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抒情方式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甲)史称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

(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节选自《史林测义》)

(注释)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谥“文忠”。②啻:止,仅仅。③球:美玉,特指玉磬。④见……于……:表被动。

1.下列句中与“刚而有礼”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泉香而酒洌 B.朝而往

C.日出而林霏开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

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

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

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曰“鲁公”            ②爱其书

二十阅月              ④缢杀之于蔡州

4.翻译下列句子。

(1)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2)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下就曹正家里住了一宿,借了些盘缠,拿了朴刀,相别曹正,曳开脚步,投二龙山来。行了一日,看看渐晚,却早望见一座高山。杨志道:“俺去林子里且歇一夜,明日却上山去。”转入林子里来,吃了一惊。 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坐在松树根头乘凉。那和尚见了杨志,就树根头绰了禅杖,跳将起来,大喝道:“兀那撮鸟,你是那里来的?”

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问他一声。”杨志叫道:“你是那里来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说,抡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道:“怎奈这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

(1)文中的“胖大和尚”是谁?

(2)这胖大和尚因何故到二龙山?请简要概括

(3)文段中的画线句表现出杨志和胖大和尚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冲因见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气力过人而心生敬佩,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兄弟。

B.林冲在小旋风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试,不仅赢得了赏银还获得了柴进的青睐。

C.林冲为了能留在梁山泊,下山取投名状时遇到了杨志,一场比试两人不分高下。

D.林冲不满王伦对晁盖等人推却的态度,大怒之下杀了王伦,拥护晁盖为寨主。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B.“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南面。

D.古代人对平辈或尊长一般称“字”表示尊敬。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遗。如欧阳修,字永叔;苏轼,字子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